首頁 中國 政治

痛憶「六‧四」:華郵記者目睹成堆屍體

自由亞洲電台執行編輯兼副台長、前《華盛頓郵報》駐北京首席記者邵德廉。(VOA)
自由亞洲電台執行編輯兼副台長、前《華盛頓郵報》駐北京首席記者邵德廉。(VOA)

外交公寓大院遭機槍掃射 邵德廉險些遭到槍擊

報導過越南戰爭、老撾與柬埔寨的衝突以及1971年爆發的印巴戰爭的邵德廉在「六‧四」事件中也體驗了一些驚險的場面。

邵德廉:「一天早晨,我想是6月7日,我醒來後發現他們在朝我們的大院開槍,建國門外外交公寓大院裡不僅有外國記者,還有外交官。」

他後來才搞明白,解放軍部隊在經過這個外交公寓的時候特意開槍,針對的是住在裡面的外國記者和駐華武官,因為他們對這些人利用這個公寓,包括在屋頂、窗戶和陽台,觀察部隊和坦克的動向感到很氣憤。

邵德廉:「我當時在利用一名澳大利亞外交官家的公寓陽台,因為這裡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建國門外的部隊的行動。所以有一天,我在那朝下看的時候,一個拿著揚聲器的中國軍官說,『走開,否則我就朝你開槍了』。」

台灣人權組織說,有意申請將台北市中正紀念堂前的自由廣場中的一部分,命名為六四歷史現場,以地磚鑲嵌坦克等方式表現當年「六‧四」的情景。圖為1989年6月6日,軍隊和坦克車仍看守在北京天安門長安街上。(AFP)
台灣人權組織說,有意申請將台北市中正紀念堂前的自由廣場中的一部分,命名為六四歷史現場,以地磚鑲嵌坦克等方式表現當年「六‧四」的情景。圖為1989年6月6日,軍隊和坦克車仍看守在北京天安門長安街上。(AFP)

令人感動的中國保姆

在這起槍擊事件裡,讓邵德廉特別感動的是一位中國保姆的故事,這位保姆負責照看美國大使館一位安全官員的兩個小孩。

邵德廉:「她一聽到樓裡有槍聲後,她就撲到這兩個孩子的身上。每次只要想到這位保姆把孩子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的重要,都讓我感動不已。」

小孩眼中的「六‧四」

外交公寓遭到槍擊的事件加速了外國人的撤離,而在6月6日,邵德廉的妻子歐慕蓮與六歲的兒子馬修和1歲多的女兒撤到香港。對於馬修來說,中國當局對「六‧四」的鎮壓徹底摧毀了他的世界。他不得不離開他所在的北京國際學校,他的很多同學與朋友也都紛紛離開了中國。在6月4日那天,馬修畫了一幅蠟筆畫來表達他的看法。他畫了一隻看起來非常凶惡的暴龍和一隻三角恐龍襲擊一隻小翼龍。暴龍和三角恐龍代表的是中國領導人鄧小平和中國軍隊,而那隻小翼龍代表的是學生。

撤到香港之後,馬修還寫了一首歌,表達他對與朋友分離的沮喪。跟在他媽媽身後走在香港的大街上時,他會情不自禁的大聲唱起來,其中針對鄧小平的那部份歌詞是:你讓我的朋友離開了,我不得不說你很自私,因為你在開槍、在殺人……針對他的朋友的那部份歌詞是:當我第一次遇到你的時候,我開懷大笑。當我知道你已經離開了的時候,我禁不住大哭。

「六‧四」事件改變了對北京人的看法

六四事件除了影響到孩子的世界外,也影響了這位資深記者和家人對北京人的看法。

邵德廉:「我妻子對我說,這個城市裡沒有人有甚麼道德感。這是在天安門事件發生之前。沒有人對他人友善,她遇到很多人——那些很不耐煩的營業員、很粗魯的人、人們推來擠去等等。天安門事件很偉大的一點是你看到北京人完全不同的一面。突然之間,出租司機免費搭載學生,學生可以免費坐火車到北京來。我所接觸的每一個人都要保護學生,他們排成隊,在裝甲車前用肉體形成一道人牆。」  

1989年6月2日,北京天安門廣場上聚集了成千上萬要求進行民主化改革的民眾。(AFP)
1989年6月2日,北京天安門廣場上聚集了成千上萬要求進行民主化改革的民眾。(A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