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 歷史文化

【史海】北宋名將楊延昭 為何被稱為楊六郎

在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北宋楊家將是滿門忠烈,楊業、楊延昭、楊文廣、佘太君、楊門女將等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網絡圖片)
在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北宋楊家將是滿門忠烈,楊業、楊延昭、楊文廣、佘太君、楊門女將等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網絡圖片)

宋太宗雍熙三年(公元986年),楊延昭年僅29歲,隨父親楊業攻打應、朔等地,並擔任先鋒,宋軍在楊家父子的率領下,在雁門關外進攻遼軍,取得了節節勝利,收復了許多城池。楊延昭的勇敢也初次讓遼軍見識。史籍記載,在攻打朔州時,楊延昭擔任先鋒攻打遼軍城池,胳膊不慎被流矢射穿,但他仍然堅持戰鬥而且越戰越勇,最後大敗遼軍,成功奪取朔州。同年八月楊業戰死,楊延昭回鄉守喪,更堅定了他抵抗遼國、收復失地的決心。
楊延昭(大紀元圖片庫)楊延昭(大紀元圖片庫)

智勇善戰 隧城大捷


北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遼軍大舉南下,很快攻到了遂城(今河北徐水縣東)。楊延昭正在遂城鎮守。當時由於契丹蕭太后親自指揮作戰,因此遼軍士氣如虹。而遂城中的守軍不滿三千人,援兵又遲遲不來,宋軍岌岌可危。楊延昭從容不迫,發動城中居民、壯丁輪流守城,披甲執械,日夜固守。

遼軍動用步兵主力,用人海戰術,以排山倒海般的氣勢衝向小小的遂城。同時,遼軍騎兵在後方用弓箭進行掩護。面對城下的人海,楊延昭鎮定自若,他指揮守軍,用事先架設在城垣上的大型木盾躲避對方弓箭射擊,當敵軍接近後,再用強弩進行猛烈而密集的齊射,最大限度地殺傷敵軍。遼軍一直無法成功。

此時,遼軍又以攻城塔配合攻城。攻城塔下面是一個巨大的四輪底座,用人力推動前進。上部是一座高大的塔樓,塔樓裡面是多層盤旋而上的雲梯,外面由厚木板掩護,頂端前部是一個可以開合的吊橋門,當接近城牆後放下吊橋門,士兵可以直接從塔內衝出,蹬城作戰,避免了以往雲梯傷亡大的缺點。

危急時刻,楊延昭身披鎧甲手持寶劍親自上城指揮作戰。同時,組織城中百姓中的壯丁,被甲執械,登城協助守軍防守。在楊延昭無畏精神的感召下,遂城軍民士氣大振。他們用繩索拴上巨石去撞毀遼軍的攻城塔、發射密集的火箭焚燬遼軍的攻城塔。遼軍再次受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