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評論 觀點

馬習會之後 習近平還應該做的事就是⋯⋯

馬英九(右)11月7日下午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飯店與習近平(左)會面。這是兩岸自1949年分治66年以來,雙方領導人首次會面。(中央社)
馬英九(右)11月7日下午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飯店與習近平(左)會面。這是兩岸自1949年分治66年以來,雙方領導人首次會面。(中央社)
文/李靖宇
這次馬習會引起全世界矚目,習近平作為最被中國民眾期待的領導人,在會談中強調九二共識、一中原則與兩岸和平發展的願望,在此前提下,台灣民意近年來有一些多元的發展方向,也值得習近平參考。

台灣與中國大陸分治已有60多年,海峽兩岸已經發展出很不一樣的社會。最大的不同點是台灣人沒有經歷過共黨極權統治,中華傳統文化在沒有文化大革命摧殘下,保存較為完善,「人在做天在看、善惡有報、敬天知命」的思想普遍存在人民心中。同時近年來,台灣也發展出了本省、外省、原住民、客家等多元文化,在社會中得到彼此的尊重。

反觀中國大陸,許多民眾在無神論的思想教育下,失去精神信仰,也失落了文化價值與道德準則的判斷,人與人之間顯得敵意與冷漠──在大陸出門害怕家裡遭小偷、過馬路害怕被車撞或撞到別人、工作害怕失業、吃飯害怕遇到有毒食品、病了害怕吃的是假藥或者「皮鞋牌」膠囊、摔倒了害怕沒有人扶、去扶別人又害怕被坑⋯⋯

還記得2011年的小悅悅事件嗎?廣東省佛山市的兩歲女童王悅被兩輛汽車撞傷倒地,先後路過的18名路人都見死不救,導致小女孩搶救無效身亡⋯⋯這個消息震驚全世界,顯示中國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已然崩解;或許是這個「中共因素」讓許多台灣民眾和當代中國心理距離遙遠。

更直觀的是,中共在國際外交場域多次打壓台灣、在香港打壓新聞自由與遲遲不敢實施特首普選、在中國國內迫害人權,使中國人失去言論、集會、信仰自由,令台灣人們觸目驚心。

經過這些年來,有越來越多台灣人發展出了台灣本土意識,希望與中國分治的聲音紛紛出現。根據政治大學從1992年開始每年的民調結果,認同自己為「台灣人」而非「中國人」的比例連年增加,2015年已來到59%的絕對多數;認同自己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比例也有33%,兩者加總已達92%,認同自己是「中國人」者只有3.3%。

這次馬習會,習近平在談話中也提到了希望兩岸和平,為了這個願望,習應該做的就是,透過接觸台灣各黨派與媒體人士,了解台灣的民心向背,深入理解台灣社會民眾「反感共產黨」的真實想法,不要忽視更多主流民意希望維持民主自由政治制度、由台灣人民自己決定台灣前途的心聲。

而且,就現實角度來講,習近平也需加強同步解決中國國內的問題,包括經濟減速、所得分配兩極分化、貪污腐敗、資金外逃、迫害人權、食品安全、霧霾、環保等問題,回應中國民眾的期待。當「中國戈巴契夫」,拋棄黨組織、停止迫害人權和推進民主化,更能拉近與台灣人民的心理距離,創造兩岸間真正永久的和平。
李靖宇
台大社會學士、台大政治碩士,政治經濟評論專欄作者,興趣是分析天下事和上電影院,或宅在家看原文小說和萌萌毛小孩,看似矛盾,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