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養生 健康生活

我有話說:秋季話養生

跟著秋天的溫度,跟著秋天的風,跟著秋天的心情 演一齣...秋季戀歌(攝影:戴兵 / 大紀元)
跟著秋天的溫度,跟著秋天的風,跟著秋天的心情 演一齣...秋季戀歌(攝影:戴兵 / 大紀元)
(記者何伊、岳柯/美國華盛頓DC報導)秋天是一個天高氣爽、五穀飄香、果實纍纍的收穫季節。但入秋後,燥像明顯、晝夜溫差大,會給身體帶來不適。人們在這個季節的養生保健亦應作出相應調整,適時順應季節變換的規律。

清淡飲食 勤喝湯

「秋季的話,我們的飲食一般比較清淡。」當問及秋季的養生之道時,華府居民曹先生說。「秋天嘛,天氣乾燥,要多喝水、多吃時令蔬菜,還可以做湯,像綠豆湯、蓮藕排骨湯、木瓜湯,這些對身體都有好處,孩子們也很喜歡。口味重的食物儘量避免,比如辣椒,因為容易使人浮躁。」曹先生還補充,人在秋天容易疲勞和犯困,晚上睡覺不要太晚,每天能夠保證8個小時的睡眠比較理想。

打坐靜修 有益身心

秋天到來,朱小姐和家人在飲食上也會適當注意。「少吃煎、炸類食物,多吃一些清燉食物。魚類、貝類和海鮮也可以多吃,清蒸會更好。」在茶飲方面,她建議喝菊花茶或綠茶,可放些枸杞泡飲。修煉法輪功的朱小姐表示,早晚打坐有益身心。「打坐的時候,你感覺自己就像進入另外一個世界,你的身心不會被自己的那些俗事和煩勞所累,獲得最好的休息,達到一種最佳的狀態,那種感覺比睡眠還要舒服。」

順天時 養生之道

黎老先生退休前從事生物醫學,深諳養生之道。他表示,中國人認為宇宙的大環境跟人體內的小環境相互感應,這就是一種養生哲學。所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一年四季,人本身的調理也是配合在一起的,應當遵循這個道理。人體要是違背了宇宙的運行規律,就是反養生之道而行。「我在做生物醫學研究中,有的時候觀察人體細胞的循環圈發現,它一天中也是有一個作息時間的,就像中國人說,養肝的最佳時間是在子時,即晚上11點至凌晨一點,那時就是你的肝要’收’的時候,一定要休息。應當配合自然的規律,人體細胞的循環圈也是如此。」

黎先生的日常生活很有規律,身體健朗,在美國工作30多年,從未請過病假。他說:「這得益於我配合了宇宙四時的運行之道。」他還表示,人體吸收過多的營養以及過多油脂,都會影響自身正​​常的新陳代謝,它們在血管累積過多,就會變成毒素。人在年輕的時候,一般不會注重這些道理。如果身體順自然而行,就會避免疾病和其它麻煩。事情過度了就不好,人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節制,就會有好的狀態。

老中醫建議

華府老中醫李耀堯從傳統中醫學的角度,就秋季養生給予了建議。人體伴隨著秋天而至的是不斷蓄積的「內火」,常見表現有低熱、虛汗、咽乾、便秘,渾身不舒坦卻往往無法查出具體病症。秋季的主氣為燥,不僅容易導致上火症狀,還會使各種上火症狀有增無減。除了氣候因素,經常熬夜也容易導致「陰虧陽亢」而產生陰虛內熱的症狀。另外,較大的工作壓力讓人情緒變得不穩定,長期的抑鬱、焦躁,都會導致身體產生上火表現。在飲食上,經常食用辛辣食物、燒烤、速食麵以及飲酒等習慣都會導致「耗肺氣」、「聚內熱」。

中華傳統醫學主張遵循季節規律調整起居,秋季當「早起早睡,與雞俱興」。早睡以收藏陰精,早起以舒達陽氣。預防秋燥還需重視調養精神,以平和心態對待一切事物,順應秋季收斂之性。

李醫師表示,「民以食為天」,從日常飲食開始著手調理身體是保持健康的根本,尤其要重視機體水分和維生素攝入充足。根據「燥則潤之」的原則,應以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的食物為主,以食療功效由內而外地調養身體。如,多喝粥可預防「秋燥」,晨起食粥可益胃生津、滋陰潤肺,早晚服食則潤肺生津,養陰清燥。天氣驟涼,要重視脾胃的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