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經 國內

新南向的國際及地方產業連結

高仁山說,新南向的政策若不能從對方角度來思考,也許未來失敗機率會相當高。圖為示意圖。(Getty Images)
高仁山說,新南向的政策若不能從對方角度來思考,也許未來失敗機率會相當高。圖為示意圖。(Getty Images)

文/記者莊麗存
「新南向政策」是目前台灣最重要的對外經貿戰略,重新定位台灣在 亞洲發展的重要角色,尋求新階段經濟發展方向與動能,並與東協國家共 同創造未來價值。因此,陸續擬定了「政策綱領」、「推動計畫」以及「細部工作計畫」,積極進行對東協國家的對於台灣的國際關係、產業合作、人才交流、區域經貿參與等,皆有重要的影響程度,國家政策頇有系統性的布局,才能建立區域雙方長久的穩固關係。

目前我國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擴大全面性基礎建設投資,並配合「五加二」加「二」創新產業,協助我國 產業轉型升級,提升國家長期競爭力。而東協經濟整合使得東協市場規模已超越歐盟,其域內貿易障礙逐步縮減,人才及資金得以在東協內部自由流動,將促使東協產業重新升級及分配。

我國可運用當前的產業發展策略,並以新南向政策作為途徑,直接與東協產業對接形成「經濟共同體」,與東協國家共創亞洲新未來,而地方政府間的交流合作,將是台灣與東協雙邊對接的介接橋梁。

台經院南台灣專案辦公室主任高仁山表示,新南向有「走出去」及「引進來」兩個維度,而且,重點不會只是放在擴大台灣於東協的出口市場,而是要建立起「以人為本的經濟共同體」,未來讓東南亞的年輕人進一步與台灣連結,例如鼓勵東南亞優秀人才來台創業等,過去大國經濟強勝的國家有一種思維,就是經濟殖民的角度來思考其它的國家,未來可能會希望工業強勝的殖民的國家來台灣投資,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高仁山說,在新南向的政策當中,若不能從對方角度來思考,也許未來失敗機率會相當高,其實,未來的產業投資,要聚焦在在地化,除了投資外,還要進行技術轉移,也就是把他們當作自己的一員,要共同收獲、共同承擔。

高仁山認為,新南向有兩個重要的意涵,除了「走出去」的策略維度,及「引進來」在現階段更為可行且有立即效果,把東南亞的優秀人引進到台灣來創業,尋找技術合作,與台灣產業成為互補,不只台灣要擴大東協的出口市場,更要建立以人為本的連結。

政府新南向的有限資源,應該更大部分投注在建立台灣南部縣市的軟實力與非貿易財,優化投資經營環境,並設立創投基金。這樣的合作模式,高仁山相信將可以為台灣帶來更多的市場與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