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養生 醫療新聞

癌症免疫療法助延命 亞洲患者控制率達5成

癌症免疫療法(123RF)
癌症免疫療法(123RF)

文/記者施芝吟
58歲的吳先生,因不斷反覆復發,8、9年前,陸續在扁桃腺、口腔、喉部、口咽和鼻咽交界等處復發,在6年之間接受過4次手術治療,5個療程超過150幾次的放療、搭配化療和標靶治療,右頰不僅因多次電療肌肉纖維化,骨頭酥化,影響外觀和語言能力,今年卻又發現腫瘤又再轉移到肝臟和肺臟,所幸透過癌症免疫療法,才讓腫瘤消失獲得控制。

台中榮民總醫院放射腫瘤部主任林進清說,台灣頭頸癌發生人數近10年成長約46%,其中人數最多的口腔癌,台灣男性口腔癌發生率高居全世界第一,每年每10萬人口新診斷出口腔癌31人之多。

他說:「頭頸癌治療除過去常見之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等選擇,但若無法抑制癌細胞,一再復發轉移,患者恐持續處在手術、化療和放療的副作用之苦。」

所幸今年國內通過Anti-PD1免疫抗癌藥物用於治療復發或轉移性頭頸部鱗狀細胞癌適應症,讓患者可有新的選擇。林進清指出,研究顯示,使用PD-1免疫療法治療頭頸癌,一年整體存活率達37%,相較於化學治療高出14%,且降低28%的死亡風險,另外,PD-1免疫療法對於亞洲人的疾病控制率可以提高至50%。

台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藥物治療科科主任楊慕華表示,根據北榮2016年進行的院內23位轉移或復發頭頸部鱗狀細胞癌患者的回溯性研究顯示,PD-1免疫療法治療復發或轉移性頭頸部鱗狀細胞癌的亞洲人疾病控制率可達56.5%,且8.7%的頭頸癌患者腫瘤已完全消失。「不僅療效較傳統化療好,癌症免疫療法副作用的症狀也較過去化療低,讓患者在治療同時保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林進清說,頭頸癌依據原發部位不同,可分為口腔癌、口咽癌、下咽癌、喉等,其中鱗狀細胞癌占超過90%,早期頭頸癌患者,主要以手術切除或放射線治療來處理,預後也較好;而晚期頭頸癌病患,則必須合併手術切除與放射線、化學治療,即使如此,預後也不盡理想,復發或轉移的患者需要更多的治療選擇。

楊慕華表示,台北榮總臨床研究顯示,PD-1免疫療法治療復發或轉移性頭頸部鱗狀細胞癌整體存活率(OS)中位數達15.5個月,無疾病惡化存活率期(PFS)可延長為3.9個月。

林進清提醒,免疫療法是一種透過病人自身免疫系統來治療癌症,因此也有可能使自身免疫系統攻擊病人的正常器官或組織,如免疫媒介性肺、結腸炎等,而有時這些問題會造成嚴重或致命的威脅甚至導致死亡。患者在治療時應依醫師建議,並隨時與醫師溝通治療狀況,以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