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副刊 品味生活

只要具備8特質 原來快樂這麼簡單

 (Fotolia)
(Fotolia)

編譯/記者王知涵
快樂是很主觀、抽象的感覺,可能是學業進步、工作目標達成、假日出遊,也可能只是小到吃冰淇淋就心滿意足。雖然每個人對快樂的定義不同,但就如同好身材需要運動來鍛鍊,好心情也可以透過訓練來達成。

快樂的人內心平靜、情緒穩定,對生活永遠充滿憧憬和希望,身、心、靈都比較健康。

近年來,對快樂的研究已成為一門「顯學」;如何尋求快樂、國家如何為人民創造快樂也成一大重要課題。而研究的分析顯示:快樂的人都具有幾項特殊的人格特質,這也許也是造就他們快樂的主因。

以下是Inc.com歸類出快樂的人共有的8項特質:

花較少時間上臉書

或許有人認為臉書可以增進人際關係,心理學期刊《個性與社會心理學評論》(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提到,在臉書過度分享生活的人們,實際上人際關係較弱,「當人們感覺對周圍的人沒有安全感,就會比往常在臉書上放更多人際關係的東西」。那麼,頻繁使用臉書不一定增進情誼,也可能離社會關係越遠。

 (AFP)

愛運動

英國劍橋大學發現運動和快樂的關聯。受試者如果持續走路或做其他更劇烈運動,會比坐著或躺著更快樂。繁忙的上班族經常運動量不足,也很難擠出時間每天運動,專家建議多走路,走樓梯代替搭電梯,增加每天動的時間。

 (Fotolia)

有奉獻的心

美國聖母大學研究發現,評比為最快樂的人平均每個月進行5.8小時的志工服務,而覺得自己不快樂的人平均約0.6小時。此外也發現,取一成收入做公益的人,心情比較好,內心慷慨的人身體比較健康。

不斷學習

對學習新事物充滿興趣,發揮向前行的精神。學習會使內心保持年輕,大腦經常運作就無暇想不開心的事,並且從學習中得到成就感而感到快樂。

經常微笑

學會在忙碌、壓力當中尋找幽默感,「笑」可以舒緩緊繃情緒。常常有笑容可以增加幸福感。

心懷感恩

美國邁阿密大學做了一項研究,請3組受試者在每週寫下特定主題,包括:一組寫下感激的事,一組寫下厭惡的事,另一組寫曾經影響自己的事,但是沒有正面或負面想法。10週後寫感激的事的人變得更樂觀。

懂得感恩的人會珍惜所有遇見的人、事、物。當我們關愛別人,就有機會得到別人的關心,快樂的程度也會隨之擴大。

賺足夠的錢

有一句話:「錢不能使人快樂」,這句話不全然正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認為,主觀快樂和收入有關,賺很多錢不一定會有更大快樂,但低所得會和低生活評價、低的心理幸福有關,所以百萬收入不一定比中等收入的人更快樂,但是貧窮卻會使人不快樂。

 (Fotolia)

活在當下

懷念過去的人容易感傷,想到未來的人經常擔憂,專注在當下的人才會展現蓬勃朝氣。馬特(Matt Killingsworth)做了一個手機App,以追蹤手機使用者現在做什麼、當手機訊號響起要回答問題、以及收到訊號前在做什麼,結果顯示恍神的人比較不快樂,專注的人即使是平凡的上、下班通勤也很專注。即使是恍神做愉快主題的白日夢,快樂指數仍低於專心從事活動者。

找到快樂很容易,要幸福就是要活在當下。調整心態,從內心做起,認真對待生活中的一切人、事、物,遇到不如意時就提醒自己樂觀面對。快樂其實就存在每個人的心中,等我們靜下心發掘它。誠如美國心理學專家阿克爾(Shawn Achor)所說:如果人們能改變看世界的方式,就能改變幸福和成功的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