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 彰投

5歲幼童染鉤蟲 疑因露營赤腳踩地所致

彰基醫師王士忠建議避免赤腳接觸泥土,以免遭受寄生蟲害。(彰基兒童醫院提供)
彰基醫師王士忠建議避免赤腳接觸泥土,以免遭受寄生蟲害。(彰基兒童醫院提供)

文/記者謝五男
家住彰化縣福興鄉的5歲王小弟,因手腳無故瘀青,經就醫抽血檢查後,發現王小弟嗜酸性白血球偏高,因此轉診至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就診,經進一步抽血檢驗、糞便檢查、抽骨髓檢驗及大腸鏡檢查後,發現王小弟腸道內有鉤蟲寄生蟲,造成貧血、手腳淤青、營養不良、胃腸功能失調現象,所幸經過確診並投藥治療後,目前完全恢復正常。

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醫師王士忠指出,王小弟的父母親崇尚自然,除了讓孩子在家附近的農田裡赤腳玩耍之外,常常全家一起到野外露營,並享受赤腳踩地接地氣的感受。2017年10月,媽媽發現王小弟的小腿及上臂無故瘀青,經過幾天觀察後,發現瘀青沒有消除,於是前往鄰近醫療院所就診,在抽血檢查後發現王小弟嗜酸性白血球偏高,故轉診至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救治。

王士忠表示,通常嗜酸性白血球偏高可能是寄生蟲、過敏性疾病或血液腫瘤疾病等三種情況,因此為王小弟安排多項檢查,如糞便檢查看有無蟲卵、骨髓檢查確認是否為白血病;住院檢查期間,王小弟並無任何腸胃症狀,骨髓檢查也沒有異常,但卻開始出現貧血症狀。最後經過大腸鏡檢查,在大腸與小腸連接處,零星發現許多隻長約1公分左右的鉤蟲成蟲,取出蟲體確認蟲種後進行投藥;服用藥物3天藥物後,再經血液及糞便檢查與2個月的追蹤,確認檢查結果完全恢復正常。

王士忠指出,鉤蟲幼蟲孵化後,喜歡群聚在1~2公分表淺的潮溼、疏鬆泥土裡,如果赤腳接觸泥土,幼蟲可能從皮膚進入人體,然後沿著靜脈、肺、咽喉,經吞嚥進入小腸,吸附在小腸壁上吸收養分,並長成成蟲、甚至再次產卵,從感染到成蟲、交配後又產卵,大約需要2個月時間。過去農田常使用水肥,鉤蟲問題較常見,後來使用化肥後,鉤蟲問題越來越少見,如今社會風氣又開始鼓勵親近大自然,因赤腳帶來寄生蟲的危害也隨之增加。

近年來家庭式的露營盛行,親近大自然固然美好,但建議還是避免赤腳接觸泥土,以免遭受寄生蟲害。(123RF)近年來家庭式的露營盛行,親近大自然固然美好,但建議還是避免赤腳接觸泥土,以免遭受寄生蟲害。(123RF)

鑒於近年來家庭式的露營盛行,王士忠醫師提醒家長們,親近大自然固然美好,但建議還是避免赤腳接觸泥土,以免遭受寄生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