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教育 教育園地

【王健專覽】人際關係 貫穿社會的動能­

「信賴感」的建立是促成人際關係向上最佳之動力。(Fotolia)
「信賴感」的建立是促成人際關係向上最佳之動力。(Fotolia)

文/王健(中華民國室內設計協會創會理事長、中華民國工業設計協會第十屆理事長)
在人情如紙張薄的現今社會,人與人的關係有非常多的原因會促使兩者之間的情誼起了很多想像不到的變化。在學校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在職場同事之間,其人際關係的良窺很容易造成「敵友」間的分際。

最常見於電視報導的是一群陌生人為了互看不順眼,激起情緒引發群架甚至互砍的事件,人的情緒有時經不起挑剔,在公路上兩部車相互競速,結果只為了一時不爽,演變成死傷事件,我們的社會隨時處在隨機引爆人與人之間的衝突無日無之。

最不堪的事件,如子女殺父弒母、兄弟互殺、情人變仇人,甚至殺人滅屍等,由於社會的品德教育失靈,人們把犯罪不當回事,為錢、為情、為賭、為詐,人們很容易失去靈性而顯露獸性的本質。

也許台灣的社會變窮,人窮則志短,也容易失去理性,所謂「富而好禮」的社會越離越遠。根據網路上的報導,我國在106年全年發生的刑事案件有293,453件,平均每個月發生24,454件,平均每天有815件刑事案件發生,依據上述的統計,這個社會一定出了問題,證明了這個儒教國家怎麼會是如此糟糕?這不外乎是人際關係的惡化造成。本來人性本善,人與人之間無端地變成敵對,甚至寇讎,其原因多樣而複雜,我們必須深切的檢討、研究,為何美麗的寶島,如今變成「罪惡之島」,人心變質不再可愛。

他山之石

在日本的小學課程中有所謂「教養」課程,每一學生被要求「反求諸己」的訓練。從敬禮開始、說敬語開始、從走路開始,還有十人九腳的團體訓練,四人一組的騎馬戰訓練、分組接力跑步比賽的訓練等,透過相互之合作,培養對同伴之間的信賴感。

年輕人18歲以後即成為成人,一切都必須先對自己有所要求,父母會叮嚀他們,注意禮貌,注意個人言行,需對長幼之分際,保持尊敬,連語調、眼神都被要求有不一樣之動作。日本經濟新聞大岡山通訊的主持人­­,東京工業大學池上彰教授他的通信裡強調「信賴感」的建立是促成人際關係向上最佳之動力,池上彰對以往富裕的年輕人建議,由於富裕往往會失去禮貌、失去善念、失去對人尊敬的心,舉止會變得粗魯,和戰前國家貧瘠時期人與人間相處的姿態有十分的不同,也很容易引起人與人之間的誤會與衝突。

由於社會的少子化,年輕人往往在煩惱中缺乏可以諮商的對象加上社會上道德力、約束力鬆懈。這些孤單的人時常會淪為宅男,脫離社會而自行其是,欠缺了人性關懷、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對社會的不信任,請大家多關注缺乏人際關係的邊緣人這個社會才會安詳。◇

王健專覽
王健老師以術科第一名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又負笈日本東京造形大學深造。 (1) 全國麥克筆第一名師.亞洲第一麥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