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養生 醫療新聞

同理精神疾病患 勿歧視促進就醫

精神健康如果出現狀況,也與身體健康一樣應及早尋求專業醫療協助,降低精神疾病的復發,將精神疾病對家庭或個人帶來的傷害降到最低。(Fotolia)
精神健康如果出現狀況,也與身體健康一樣應及早尋求專業醫療協助,降低精神疾病的復發,將精神疾病對家庭或個人帶來的傷害降到最低。(Fotolia)

文/記者李郁玫
在新聞報導的攻擊事件中,有一些會特別標記傷人者有「精神疾病」,因此很容易讓民眾對於精神疾病產生疑慮與擔心,而對於精神疾病患者與家屬,也增加許多不安的情緒。事實上,精神疾病患者並不可怕,只要透過良好的治療,並不會對他人與自己造成傷害;可怕的是社會的態度,對思覺失調症等精神疾病存有錯誤看法,因而影響患者就醫的意願。 

勿標籤化與歧視精神疾病患者

台灣精神醫學會祕書長張家銘說,有許多精神疾病患者與家屬因為害怕受到歧視或被標籤化,因而抗拒至精神科門診就診或住院,就這樣反覆地在疾病的煎熬中受苦。雖然在某些事件的發生中,精神疾病患者曾就醫,但如果過早中斷治療或是未再持續穩定就醫,很容易造成症狀復發或病情加重,甚至導致憾事發生。 

張家銘表示,精神疾病「早期診斷、穩定治療」尤為重要,患者願意穩定接受治療,才能有機會走向復原的道路。近年來,精神醫療進步的速度非常快速,藥物的發展都顯示出有好的治療效果,以及較少的藥物副作用,因此患者在就醫時,如果能進行良好的諮詢、衛教、給藥、評估,並輔以合併社會心理處遇的整合式治療,即能大幅度減少因病情不穩造成的問題。 

沒有精神健康就沒有健康

康復之友聯盟理事長李麗娟表示,世界衛生組織曾提出「沒有精神健康就沒有健康」(No health without mental health),就是強調心理、身體健康並重,才是真正的健康!精神健康如果出現狀況,也與身體健康一樣應及早尋求專業醫療協助,降低精神疾病的復發,將精神疾病對家庭或個人帶來的傷害降到最低。 

藉由衛教動畫理解思覺失調症

為此,台灣精神醫學會與康復之友聯盟特別推出「思覺失調症三部曲」衛教動畫,民眾與患者可以於YouTube搜尋「思覺失調症三部曲」,或前往康復之友聯盟臉書Facebook粉絲頁觀看動畫;在此也呼籲民眾要增進對精神疾病的認知,正確看待精神疾患,同時也要消弭社會大眾的偏見與疑懼,避免不當連結精神病患與社會事件,以及汙名化多數精神病友群體,並且讓患者與家屬在更多的支持與鼓勵下,能有積極接受穩定治療與復健的勇氣與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