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副刊 品味生活

【王健專覽】改變日本的千種技術博覽會

東京上野國立科學博物館展出自明治維新150年後紀念日本經濟產業,印證了日本工業技術的確有其高明之處。(Fotolia)
東京上野國立科學博物館展出自明治維新150年後紀念日本經濟產業,印證了日本工業技術的確有其高明之處。(Fotolia)

文/王健(中華民國室內設計協會創會理事長、中華民國工業設計協會第十屆理事長)
自今年10/30(二)~次年3/3(日),在日本經濟新聞社、東京BS電視台的主辦下,將在東京上野國立科學博物館展出自明治維新150年後紀念日本經濟產業,社會改變的過程,提出600件經典在技術的歷史上具有影響的事證。

以汽車為例,現今之電動汽車(EV)之登場,使人類移動之工程大大地有了變革,從早期的馬車到內燃機及汽油車,促成「移動手段」一躍,使所謂的距離縮短,前後只不過130年的時程。1908年美國福特汽車發明了「福特T33型」之汽油車,但由於對環境有深刻的影響,而話題最近又轉回「EV」。

日本之汽車最初進口之時為1898年(明治31年),其後1911年(明治44年)由白楊社開啟汽車之事業成了最早期的先驅者。

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戰敗的日本不能在製造與軍事用途相關的事業,諸如:潛水艇、航空母艦、零式飛機等工業,依聯合國之規定只能改為生產與民生有關之產品,於1949年日本豐田汽車接受法國雷諾汽車及美國福特之專有技術以合作之方式生產,最後由東洋工業(馬自達)決心自己生產並開發了「循環式引擎」成為日本汽車發展之先驅。接著由本田工業開發了CVCC引擎逐漸在世界車壇闖出名號,在鐵道方面有「電氣之父」藤岡市助,在上野公園發表日本最初的電車,又東海道新幹線,於1964年東京奧林匹克運動會時期發表縱斷全日本之高速電車,而新幹線在不斷的改良之下,其300型車自東京至新大阪之間,由原先的6小時縮短到2.5小時,其發展神速,未來在2027年將發展超電導電磁石之車輛,以磁浮的方式,車速可高達每小時500公里。

日本在移動交通工程上,從馬車、汽車、蒸氣機關車到新幹線其發展之速度不到百年。另外在日本民生工業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是相機,自戰後大量引進歐美的技術,產生了NIKON、CANON、OLYPUS等相機工廠,由於鏡頭可以轉換,特別受到報導群的喜愛,其中最出名的是NIKON F系列,在64年之奧運會中大為活躍,但90年代後半相機底片被改為數位方式,拍過之畫面,要與不要可以簡單地確定存留與否,使攝影的功能不但多樣而使人容易操作,其更大之好處是可以和網路結合,成了資訊時代不可或缺的器材。

為了生活的改善,在1919年日本舉辦了一項「生活改善展」,使現今家庭用的電器製品引出了現代化的雛形,洗衣機、電風扇、電鍋、冰箱、調理機等,自1960年後進入了進化的年代,使家庭主婦獲得有力的幫手。日本之戰後能快速的復興有其中一項令人佩服的產品即用在土木工程擔任要角之「推土機」,此產品在1920年被發明之後日本隨之引進,在二戰期間美軍大量轟炸機場,小松製作於1943年開發G40推土機被軍方邀請加入機場之復興工程,由於復興非常迅速,戰後美軍將其丟入海中,卻被澳洲農夫發現被撿回來,至1979年又回到日本,小松G40對日本戰後大型建設道路、水壩等工程貢獻頗大。印證了日本工業技術的確有其高明之處。◇

王健專覽
王健老師以術科第一名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又負笈日本東京造形大學深造。 (1) 全國麥克筆第一名師.亞洲第一麥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