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經 中國

中共爆買鈷 企圖控制電動車供應鏈

近年來中企在國外搶購了鈷礦,特別是鈷礦的最大來源剛果。圖為剛果一婦女在水中將鈷從泥土和碎石中分開。(Getty Images)
近年來中企在國外搶購了鈷礦,特別是鈷礦的最大來源剛果。圖為剛果一婦女在水中將鈷從泥土和碎石中分開。(Getty Images)

文/記者張婷
電動車和相應鋰電池的發展使得鈷成為全球炙手可熱的稀有金屬。隨著中企控制著鈷供應鏈的各個環節,彭博社稱,鈷已成為中共爭搶電動車領域的祕密武器。但分析指出,儘管中國的電動車市場和鋰離子動力電池裝配量全球居首,但其電動車領域仍面臨一些關鍵難題,如電池隔膜材料和核心裝備仍然需依賴進口,核心技術尚待解決及電池品質問題等,讓中共對鈷供應的控制優勢大打折扣。

鈷──「21世紀的石油」

筆記型電腦、智慧型手機等電子產品在全球需求殷切,加上電動車的快速崛起,鋰離子電池的關鍵材料——鈷,成為全球備受關注的稀有金屬。其價格在過去2年已經翻了一倍以上。

美國知名科學雜誌《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年初發文稱,電動車的普及正加速來臨,經濟分析師預估,2040年全球1/3的車輛將改用電池驅動。這類車輛大多使用大型鋰離子電池,令人擔憂全球鋰元素供應是否能夠跟上需求。但文章又引述一篇發表在2017年10月《焦耳》期刊的論文說,鈷這種元素的供應要比鋰元素更令人擔憂。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材料科學家兼工程師歐利維帝(Elsa Olivetti)是該論文主要作者,她說:「效能最佳的鋰電池陰極都含有鈷,但其產量有限。」

鈷元素獨特的原子性質增加了電池陰極儲存的能量密度,有助於穩定陰極的層狀結構,可讓汽車行駛更長里程,同時減少電池占用空間。

歐利維帝等人對一旦電動車市場快速成長,鈷元素的供應將會有多麼緊缺進行了估算,結論令人省思。據保守估計,2025年電動車的銷售量將衝破1千萬台,鈷的需求高達33萬公噸,但是目前供應量頂多29萬公噸。

《華爾街日報》稱,幾乎沒有任何大宗商品的需求上漲速度能超過鈷。《日經新聞》8月的一篇報導更將鈷描述為是「21世紀的石油」。報導稱,自汽油引擎被發明的130年間,全世界的汽車產業一直受制於原油的動向。本來純電動汽車的普及有望解除「燃油緊箍咒」,但又出現了新的「制約因素」——作為車載電池原料的稀有金屬鈷出現短缺。

而全球鈷的供應,多數來自政局不穩定的剛果,使汽車製造商和科技巨頭對鈷的未來需求表示擔心。彭博社稱,2017年開採的鈷超過68%來自剛果。中國境內的鈷開採量很少,2017年僅占全球總產量的1%。但近年來中企在國外搶購了鈷礦,特別是鈷礦的最大來源剛果。而剛果頻繁出現童工開採的現象,引發外界開始對整個鈷的供應鏈的關注。

電動車為「中國製造2025」重點領域

中共一直將電動汽車作為超越西方汽車工業的突破點,不僅將其納入「中國製造2025」的十大重點領域,同時也布下大局,通過大力投資非洲,試圖壟斷動力汽車電池所需要的關鍵材料鈷。

據Darton Commodities Ltd.的數據,中共國家物資儲備局的鈷儲備庫存大約為15天的全球供應量。相比之下,其儲備的原油相當於3天左右的全球供應量。鈷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彭博社稱,剛果最大的14家鈷礦廠中有8家由中企擁有,占該國產量的近一半。根據Darton Commodities Ltd.的數據,剛果生產的鈷約94%都出口到了中國冶煉企業。

從鈷礦開採到鋰電池的生成,中間包括提煉、製造電池零件、組裝電池等。《華爾街日報》稱,中企對上述供應鏈的每個環節都進行了大筆投資。

彭博社報導,剛果在鈷礦開採方面在全球已占據主要地位,但中國在生產鈷化學品方面要更具主導地位。根據Darton Commodities Ltd.的數據,中共掌控著鈷化學品產量的80%之多。

「中國(中共)控制著全球硫酸鈷的相當大部分比例,」倫敦諮詢公司CRU Group的分析師赫佩爾(George Heppel)說,「除了芬蘭的一家化學精煉廠,它們(中共)幾乎控制著全球的鈷化學精煉能力。」

中共援助非洲背後的目的

親北京媒體多維新聞在10月11日發表〈稀有金屬爭奪戰 中國援非背後的大布局〉一文爆料:中共對非洲的巨額援助以及基礎設施建設,使其擁有了埋藏在剛果的銅和鈷的開採權,中共多年前就進行了布局。

美國研究機構AidData去年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披露了中共「援助」非洲的真實目的。報告說,中共對部分資源豐富的非洲國家提供基礎建設所需資金,以換取當地原料。

AidData報告披露,中共的這種援助資金大部分是用來對援助國進行商業貸款,而非免費援助。AidData執行主管帕克斯(Bradley C. Parks)表示,這一做法不能使受援國產生客觀的經濟成長;西方國家更將之稱為「債務陷阱」,非洲目前多國已因此深陷債務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