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 歷史文化

一串念珠五百羅漢

清乾隆二年,陳祖章雕橄欖核舟(底刻「後赤壁賦」全文)。(維基百科)
清乾隆二年,陳祖章雕橄欖核舟(底刻「後赤壁賦」全文)。(維基百科)

文/宋寶藍
人們常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天堂。」以神佛的高超法力,可以洞觀微觀下的三千大千世界,而尋常的凡夫俗子,若想洞觀可沒那麼容易。

在沒有電子顯微鏡的時代,中國出現一種精巧絕倫的微雕技藝,將人的心思和視覺發揮到極致。匠人能在方寸之間,雕刻出一個完整的小世界。雖然沒有芥納須彌一樣的超遠與豪邁,卻也能透出匠人的精巧之心。

據《虞初新志》記載,康熙皇帝的寵臣高士奇有一串念珠,一共一百零八枚,以山桃核作成,每粒念珠圓如小櫻桃。這串念珠的奇特之處是,上面雕滿了羅漢。

如小櫻桃那麼大點兒的桃核,一枚之中竟可雕三、四尊,或五、六尊羅漢。而且羅漢神態各異,惟妙惟肖。有站者、坐者、誦經者、荷杖者;也有的正在入定於龕中;有的趺坐在樹蔭下說法;有的環坐一圈,彼此指畫論議……

桃核很小,所刻羅漢,大小僅如一粒米,而且相貌奇古。他們或穿著有織文的綺繡,或穿著袈裟,或麻布短衣。這些羅漢神情風雅,舉止灑脫,駐足於松柏岩石之間。微雕技藝傳神,所刻羅漢形態逼真,栩栩如生。經統計,這串念珠上雕刻了五百個羅漢。

除此之外,羅漢用的蒲團、竹笠、茶奩、荷葉、瓶缽、經卷等物一應具全,也都雕刻在上面。同時還雕有雲龍、風虎、獅像、鳥獸、狻猊、猿猱,這串念珠宛如一個生機勃勃的小世界。

崔銑郎中所著《王氏筆管記》中也有一段記載:唐朝德州刺史王倚家,有一管毛筆,粗約一寸,中間刻著一幅畫《從軍行》,雕刻細微,人、馬毛髮,亭臺、遠水,均是清晰可見,雕刻技藝精巧,細膩無比。每一部分還刻有《從軍行》二句詩文,比如:

「庭前琪樹已堪攀,塞外徵人殊未還。」

元末明初陶宗儀所著《輟耕錄》中,說到宋高宗一朝,也提到一位能工巧匠「詹成」。詹成所雕造的鳥籠,四面使用竹質花版,每一竹片上雕刻著宮殿、人物、山水、花木、禽鳥,細如纖縷,而且玲瓏活潑。

要想成就一件精美的微雕藝術品,是否有哪些祕密?

據康熙年間鈕琇所著《物觚》介紹,康熙一朝,姑蘇有一金姓老匠人,雕刻手藝堪稱一絕。他能在一枚桃核上,雕鏤出一艘「東坡遊舫」:舫上高大隆起,舫 下寬敞而平坦,中間是方形船艙,船艙四周雕飾著美麗的花紋。兩側各有一扇小窗,開合自如。打開小窗,看裡面還陳列著一桌几,三把椅。中間所坐之人正是蘇東 坡,佛印禪師則坐在東坡的對面,裡面還有一個吹簫的少年。

據他所說,從事微雕的匠人,不僅要有精準的眼力、精巧入微的心思,還需要摒棄雜念,平心靜氣。「氣靜而神完」,匠人能靜得下來時,所呈現的藝術蘊涵的精神,就會完整無缺。

由此看來,整個過程,儼然修道一般。或許,這就是成就絕巧技藝的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