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焦點

政府介入市場太多 前財長:不利經濟發展

前財政部長顏慶章。(記者莊麗存/攝影)
前財政部長顏慶章。(記者莊麗存/攝影)

文/記者莊麗存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以來積極推動減稅等措施來刺激美國經濟成長,有鑑於台灣經濟動能放緩,前財政部長顏慶章表示,政府對市場經濟認知不足,所得稅過高會妨礙經濟成長,降低所得稅、提高消費稅,將助於經濟發展。

顏慶章指出,台灣在賦稅方面,過去政府做了很多重要的租稅改革,但後來沒有把政策當作持續發展的方向,因此在財政過程中,會造成很多的腳步錯亂。

若政策的腳步不能藉由經驗來判斷未來,必然會做出一些不必要、甚至失去方向的政策,他認為,因為「賦稅政策不只是為了國家的稅收來做考量,賦稅的政策關係重大的經濟發展」。

顏慶章認為,在這過程中,不僅要審慎思考,台灣二、三十年來做了若干賦稅政策的重大改變,例如1998年台灣曾參考歐洲、新加坡制度,成功推動兩稅合一。

賦稅政策也代表經濟發展

顏慶章提到,「賦稅政策不是只有租稅的角度,也代表著經濟發展很重要的一環」,國際貨幣基金(IMF)在20年間曾經對69個國家做實證研究,得到的結論「降低所得稅、必要時提高消費稅,做為替代賦稅的財源,會幫助國家的經濟發展。」

不過,IMF的實證研究並沒有變成台灣的政策,所以為何台灣有一段時間是悶經濟,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財經政策問題。1998年台灣實施兩稅合一的同時,台灣還面臨金融風暴的衝擊,但兩稅合一的精髓,並沒有在後來的所得稅制度中,繼續被發揚光大,所得稅法改革是違背兩稅合一的精神,也增加企業不必要的負擔,使得國內所得外移到海外。

台灣經濟自由度在世界經濟體中排名第10,但當今政府仍常介入自由經濟市場,包括租稅政策在內,政府應該要減少干預。他舉例,讓賦稅制度變成窒礙難行的是租稅獎勵,成為政府難以抗拒的變裝秀,包括《促進產業升級條例》,接著是《獎勵投資條例》,一直到現在的「產業創新條例草案」。

顏慶章提出,賦稅待遇難道政府不應同等適用於各行各業嗎?政府在行業間做不同稅負的價值判斷,不正是扭曲經濟自由度嗎?同時被列為經濟自由度高的其他國家,難道有如同我國一直無法廢止扭曲市場的租稅獎勵嗎?

「政府不能解決問題  政府本身就是問題」

另外,經濟學家亞當·史密斯 (Adam Smith)曾說,「政府是一雙看不見的手」。但台灣現今市場機能被嚴重輕忽,是值得重視的,「當前困境,政府不能解決我們的問題,政府本身就是問題」。

顏慶章表示,「政府控制」是台灣的特色,包括很多金融產業都是政府控制的事業,政府持事業股權比例約20%,即可獲得超過半數的董事席位,導致經營階層是由政府指派職務,從某個角度來看給政府很多人事安排方便的途徑,但對民間同領域的私營部門來說,會排擠可成長的空間。

受政府控制的金融、非金融業眾多子公司導致人事失控,法令不及規範,由於經營者不是靠股東權益來做經營,因此經營者就要與任命人維持良好關係,而這些高階經營者就容易濫權,「獵雷艦案」就是典型例子。

最後,顏慶章指出,台灣許多政府部門不但是市場競爭規範者,同時也是經營參與者,悖離先進國家的自由經濟法則,因此台灣經濟自由度指數雖高,但仍需針砭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