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政治

防衛民主 學者:需立法管制輿論環境

學者指出,輿論環境健全需要透過立法管制,並非管制具體言論,而是確保言論的生產者可以被查核、被問責,是目前防衛民主時的基本理念或想法。圖為示意照。(記者陳柏州/攝影)
學者指出,輿論環境健全需要透過立法管制,並非管制具體言論,而是確保言論的生產者可以被查核、被問責,是目前防衛民主時的基本理念或想法。圖為示意照。(記者陳柏州/攝影)

【記者徐翠玲/台北報導】後真相政治是當前國際新趨勢,特徵包括真相淪為次要、政治人物說謊換取支持、帶有政治立場的主流媒體造成大眾不再信任媒體等。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蕭育和指出,後真相時代,自由民主國家的輿論易受境外勢力干預、操控,透過立法管制健全輿論環境,讓媒體背後人員、資金來源透明化,是防衛民主基本理念。

後真相一詞1992年首次出現,2016年被收進牛津詞典。蕭育和出席「2019青年對抗資訊戰論壇」時表示,後真相定義是指相較於客觀事實,情感與個人信念對公共輿論的形成更有影響力。後真相層次包括無心的疏忽、謬誤或個別謊言、形象打造工程,其中形象打造工程就是所謂的公共關係,鄂蘭(Hannah Arendt)在《政治中的謊言》(Lying in politics)提及,政治不過就是公關,政治不過是打造形象。

蕭育和指出,在後真相時代,真相或事實不一定有抵抗謬誤、謊言、形象工程的作用,反過來還可能強化謬誤、謊言、形象工程。假新聞案例如國民黨總統初選參選人郭台銘舔盤子被諷舔CHINA,舔盤子證明清潔劑無毒,這是事實,如果硬要解釋成舔CHINA,就會發生X話亂噴(shitstorm)現象。而現在輿論環境變成X話亂噴狀況,原本可用真相作論述抵禦形象工程,可這空間就變得越來越小,形成相互圈粉、努力做網紅,先得到好感度再說。

民主國家輿論 易受境外勢力操控 

在威權大國干預輿論方面,蕭育和表示,全球就俄羅斯、中國兩個國家,利用干擾輿論環境影響戰略利益國家的政治環境,而自由民主國家的輿論環境,更容易受到境外勢力干擾與操控。干擾輿論目的並不是要形成輿論的大規模位移,如英國脫歐公投,有兩種人是被操控對象,一是激化對歐盟有疑慮、擔心脫歐是否會對政府造成影響者的不滿,一是動搖對脫歐議題冷漠者想法,這就是後真相時代利用輿論操作影響政治議題的方式。

蕭育和表示,還有一種現象,利用干擾方式讓整件事看起來都對或都錯,讓民眾以後不再相信任何真相。干擾方式如海量的洗訊息會造成犬儒結果,不再相信任何真相,不管這真相是否有可靠的依據,也沒辦法分辨真相與謊言,導致輿論環境虛無主義化。

立法管制媒體 讓資金來源透明化 

「整個輿論環境健全需要透過立法管制。」蕭育和說,並不是管制具體言論,而是確保言論的生產者可以被查核、被問責,是目前防衛民主時的基本理念或想法。美國根據《外國代理人登記法》(Foreign Agents Registration Act),2018年開始要求中國媒體到美國要做資金披露與人員調查,以便了解中國媒體背後人員、資金來源。《外國代理人登記法》基本精神就是透明化,不做言論實際審查,這點非常重要。

對於中共發動大外宣資訊戰,引發台灣人亡國焦慮,蕭育和表示,大規模輿論滲透是相當不經濟的消耗,《孫子兵法》十則圍之,意指如果要圍堵一個人,就要用十倍的人力,像是對付一個活躍的網紅或走出同溫層試圖影響他人的人,中共得花10個五毛圍堵。中共做輿論滲透,其實非常消耗資源,且只能動搖一部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