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焦點

前財長:陸政治不改 港問題無解

前中華民國財政部部長、前駐WTO大使顏慶章。(大紀元資料照)
前中華民國財政部部長、前駐WTO大使顏慶章。(大紀元資料照)

【記者李怡欣/台北報導】香港爆發「反對《逃犯條例》修法」百萬港人上街抗議事件。前中華民國財政部部長、前駐WTO大使顏慶章接受《大紀元》採訪表示,包括美國、英國以及世界主要國家認為,中國已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合理必須扛起國際社會責任,最起碼不能是國際秩序的破壞者,更不能成為香港司法獨立、言論自由、政治自由的破壞者,反而應以香港作為改進中國相關制度的觸媒,但中國當局沒有這樣做,這是國際上對香港「反送中」發聲,背後「重要因素」。 

「逃犯條例」衝擊香港金融地位

對香港回歸後發展,顏慶章「不感到樂觀與期待」,1997年香港回歸至今22年,陸續發生2003年「反23條」、2014年「雨傘革命」以及2019年「反送中」等大規模民眾抗議事件,香港官民壓力越來越緊繃。

尤其,今年港府強推《逃犯條例》引爆百萬港人上街示威,國際人士擔憂該引渡惡法危及香港金融環境。顏慶章表示,香港要維繫世界金融中心地位,前提是「必須保有高度自由」,才能確保金融糾紛得以公正合理解決,然而《逃犯條例》讓香港司法獨立受到很大挑戰,「香港司法會因中國因素越來越不具獨立性」。

中國與世界普世價值背道而馳 

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明示,在「一國兩制」原則下,中國政府會確保其社會主義制度不會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中國當局更允諾,讓香港享有持續的自治權、司法獨立、言論自由等「50年不變」。香港末代總督彭定康在97主權移交典禮上說,「香港價值的崇高意義,即是一個普世價值,是亞洲未來任何地區,所應當追求的榜樣」。 

顏慶章認為,當時英國期待,在50年不變的承諾中,中國政治制度會慢慢向香港方向移動,而國際社會也普遍認為,回歸後香港的自由、法治與國際化,能為中國共產制度帶來改變,「遺憾地,中國當局無法體會《中英聯合聲明》精神,如今卻讓香港珍貴的民主、人權、自由、法治價值崩解」。想起香港回歸時,中共總書記江澤民以華麗辭藻宣示:「香港重返祖國懷抱,從現在開始,我們香港同胞將成為這塊中國土地的真正主人,而香港將進入發展的新階段。」如今,在港人的抗議聲下,這段話聽來格外感觸。

國際對《逃犯條例》的憂慮與不信任

近期國際已對中國融入市場經濟的期待落空。顏慶章引用美國總統川普之說,「過去25年,美國重建中國,但美方期待的中國,是要往市場經濟前進,而非成為WTO規範的規避者」。本次香港「送中惡法」修訂,更激起國際社會憂慮與撻伐。美國務院發言人奧特加斯(Morgan Ortagus)日前表示,修例可能損害香港營商環境,令居港或訪港的美國公民受制於反覆無常的大陸司法體制;而德國也表示,正在評估,如《逃犯條例》通過,雙邊引渡條約是否繼續;英國外交大臣亨特(Jeremy Hunt)此前也呼籲香港政府「傾聽民眾及國際社會朋友的憂慮,暫停並重新審視這些極具爭議的做法」。

顏慶章說,「很明顯的,包括美國、英國以及世界主要國家認為,中國已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合理必須扛起國際社會責任,最起碼不能是國際秩序的破壞者,更不能成為香港司法獨立、言論自由、政治自由的破壞者,反而應該以香港作為改進你自己(中國)相關制度的觸媒,但他(中國當局)實際上沒有這樣做」,這是國際對這次香港情勢發聲,背後「重要因素」。 

川普「人權牌」勢在必行

「中國人權現況惡劣,將使得中國在國際處境更加困難」,顏慶章表示,人權是全世界共同普世價值,人權並非不是歐美權利,或任何一個國家的專屬事項,然而,「中國沒有隨著經濟崛起,而在人權自由做出相應調整」,中共當局認為,人權是中國國內事項,國際不該干預其內政,「中國對人權保障忽視到如此地步,包括對西藏、新疆、少數民族、宗教自由的剝削,這在國際上是絕對難以想像的」。

顏慶章說,川普對中從貿易戰打到「人權戰」是必然,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建議美國總統川普,將人權和民主議題納入美中貿易談判,而川普表示,已納入這些議題,顯示美國朝野已形成共識,更加關注中國人權問題。此外,美國參議院兩黨議員共同推出「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要求每年重新檢視香港自治情況,適時檢討對港關稅特殊地位,並禁止參與壓制人權的人訪美,並凍結其在美財產。

中國政治不改 難題終仍回到領導人身上

顏慶章認為,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應該要了解,中共在中國大陸境內嚴控人權、封鎖消息的「那套作法,不可能在國際化程度高的香港如願」。因為香港早已是自由之地,世界金融與國際人士匯集,香港「反送中」事件擴大,中共也封鎖不了消息,「別說50年不變,就算一天的改變,對港人都是巨變,香港都無法接受,對國際社會也會產生很大驚嚇」。

顏慶章指出,中國如不進行某種程度民主化,香港問題就會無解,香港議題無法解套,在未來的歲月,國際關注與香港人民與政府間的衝突張力,只會越來越大;眾所皆知,經濟發展來自經濟自由,經濟自由必須透過政治自由,才能確保經濟持續發展,「倘若政治改進不能變成中國逐漸追求的目標,最後難題仍回到領導人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