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 歷史文化

唐代寶船的海上絲路(三)

【附圖1】唐代邢窯白瓷:執壺、蓋、白瓷蓋罐(中)、盤。(大紀元資料室)
【附圖1】唐代邢窯白瓷:執壺、蓋、白瓷蓋罐(中)、盤。(大紀元資料室)

文/沉靜
唐代沉船「黑石號」內有300 件白瓷、5萬多件「長沙窯」瓷器,以碗為主,其次是執壺,還有杯、盤、盂、盒、罐、薰爐、生肖等瓷塑。品質優良,皆以不菲的價格銷往中東。

其中最受青睞的邢窯白瓷,雖多為杯、盒、壺、罐等日常用品,但那種精緻又樸素的美感和淡定清涼,還是難以仿製的——潔白如雪,圓潤似月,線條飽滿酣暢,造型雍容大度。

唐代白瓷的燒造技術非常高超。天然的瓷土中含有各種雜質,只有把其中雜質的含量降低到近乎為零個百分比之後,燒出來的瓷器釉色才會呈現出潔淨的白色。

邢窯白瓷分細白瓷、粗白瓷兩種。細白瓷白如羊脂、薄如蛋殼,精美透光,供宮廷用的底部刻「盈」或「翰林」字款。粗白瓷廣泛用於百姓日常生活。

在唐代,品質優、產量大的邢窯白瓷享有「天下無貴賤通用之」的美譽。傳到阿拉伯和歐洲的一些國家,他們視若珍寶。歐洲一些國家直到17世紀才學會中國白瓷的製作方法。

圖中的白瓷蓋罐為唐代經典樣式。端莊豐盈,簡約流暢。雖釉光脫落,也難掩通體的大唐氣派。(附圖1)

長沙窯多姿彩

湖南長沙窯瓷器雖不如越窯、邢窯那麼精緻高雅,但勝在種類豐富、多姿多彩,並帶有異域風情,有種奔放的活力和家常的親切,如此價廉物美,大眾百姓也樂於掏腰包。如順利運回大食,肯定熱賣穩賺。

看著很像盤子,怎麼是碗呢?原來這種寬敞口、淺平底的式樣,是唐人專門用來飲茶的茶甌,也叫茶盞子。將茶碾磨成粉末,熱水烹煮,再加香料和鹽。當時人們就是以這種茶碗飲茶,而非一般的杯子。(附圖2)

唐朝長沙窯製,寫有「荼(茶)盞子」的碗。(大紀元資料室)唐朝長沙窯製,寫有「荼(茶)盞子」的碗。(大紀元資料室)

由僧人飲茶幫助禪定,普及成舉國上下的日用飲品,唐朝茶道盛行,不僅東渡扶桑,連茶葉、茶盞子都遠銷西亞阿拉伯,足見唐代茶文化影響之深廣。

釉下彩(用毛筆在瓷器坯體上直接施彩繪畫,然後罩一層透明釉,在高溫中一次燒成)是長沙窯的一大特色。常見的是釉下褐彩、褐綠彩等。

在圓碗邊緣塗四個半月形褐斑,象徵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圓、地方。雲氣、山水、花鳥、水草等圖案靈動活潑、清新雋永。

除了畫畫,還書寫詩文,「黑石號」出水的大約400件瓷碗上,題有字詞。中國書、畫之美,在異國他鄉更具神祕的吸引力。

大唐高僧去印度取經,玄奘走陸路、義淨走水路。回國後他們翻譯了大量的佛經,信佛者日眾,遍及大江南北。玄奘、鳩摩羅什翻譯為「德」的「卍」字符,也出現在長沙窯的釉下彩繪瓷碗中,還有佛教藝術中的蓮花紋、摩羯魚紋(Makara)等。

當然,也有一定量的伊斯蘭花紋和阿拉伯字母的瓷碗,兼顧銷售地民眾的審美心理和風俗習慣。

一個疑似廣告語,寫有「湖南道草市石渚盂子有明樊家記」的碗,揭示了巨量的貨源和生產作坊。

「湖南道」是當時的行政機構。

「草市」指唐代因當地的某種特產,而興建的交易市場。

「石渚」至今仍為長沙市望城區銅官石渚湖一帶。

「盂子」是一種盛液體的敞口器皿。

唐時稱長沙銅官窯為「石渚窯」,它吸納了「安史之亂」後從北方來的很多能工巧匠,成為興起於中晚唐的商業性窯口。

唐代海外熱銷的陶瓷,以前傳聞中如雷貫耳的是唐三彩、越窯青瓷和邢窯白瓷。現在長沙窯的壯觀產量和親民風格,隨著「黑石號」的出水而光芒萬丈,默默無聞、鮮為人知的狀態已成過去。

「外銷第一窯」可不是浪得虛名的,在日本、印度尼西亞、伊朗、肯尼亞等地,都有長沙窯瓷器出土。

模印貼花工藝

長沙窯吸取波斯的藝術風格,大量運用模印貼花工藝,瓷壺上呈現武士揮劍、胡姬起舞、椰棗枝葉、寶塔、獅子等圖樣紋飾,再塗褐釉,使之突出醒目。

在這批瓷器上,還發現了之前從未有過的椰棗紋。

產於西亞、北非的椰棗樹生命力頑強,果實營養豐富,在當地人心目中是美德、甘甜和豐饒的象徵。瓷器上的風土人情,反映了專供外銷的典型特徵——根據客戶的口味,進行地域化定製。

瓷薰爐上的雕塑生動天真,貌似胡人眉眼的男孩與獅子扭打糾纏,被男孩奮力遏制的獅子掙扎著大口喘氣,輕煙就從張大的嘴巴裡飄出來……憨態可掬,令人莞爾。與旁邊的普通香爐形成對照,動靜相宜。

長沙窯以燒彩瓷為主,同時兼燒青瓷和少量的白瓷。雖然青瓷很多是模仿越窯青瓷的釉色和造型,但看起來平易近人,通俗而生活化,樸實耐用。青綠的碗、碟、罐邊緣一圈兒的淺棕,是因為燒製時注入了銅。

除了筆、墨、紙、硯「文房四寶」,古人書齋還有一些用途不一的器具,如印章、印盒、水盂、硯滴、筆洗、筆架、筆筒、鎮尺、硯屏、墨盒等等。

想不到唐代沉船中這樣逗趣的小可愛,竟是與書、畫相關的硯滴。

古人寫毛筆字要研墨,硯滴是一種滴水入硯的文房用具,又稱水滴、書滴、水注。此褐釉蛋形瓷硯滴小巧別緻,龍脊前傾後翹,正好做把手,蛋腹內的水就順著龍鬚下來,不會水流過量,便於掌控,墨也易磨得好。

這是長沙窯出產的一組書齋器具。香爐、硯滴、玉鳥口哨子和小石狗。(附圖3)

左一:香爐。左二:石狗鎮紙。右二前面:玉鳥口哨子。右一:龍柄蛋形瓷硯滴 。(大紀元資料室)左一:香爐。左二:石狗鎮紙。右二前面:玉鳥口哨子。右一:龍柄蛋形瓷硯滴 。(大紀元資料室)

石狗雕塑也可用來作鎮紙。鎮紙,是寫字或作畫時用以壓紙的文具。鎮紙在桌,風來紙不動,運筆時更能凝神靜氣,一氣呵成。常見的鎮紙多為長方條形,故也稱作鎮尺、壓尺。

龍柄蛋形瓷硯滴,是貯存硯水供磨墨用的;嬌憨的胖玉鳥口哨子,是閒暇時吹著玩兒的;香爐蓋頂的蓮花鈕,最令人讚羨,通體施米黃色釉,亭亭玉立,清秀明淨,呼應著主人的出世精神和高潔品行。

琴、棋、書、畫;詩、酒、花、茶,小小書齋既溫潤古雅又生機盎然,唐代文人的氣韻和審美情趣,可見一斑。(待續,下週三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