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 要聞

韓劇帶來觀光潮 奧地利小鎮吃不消

風景如畫,但也深受觀光客過多之苦的奧地利小鎮哈爾施塔特(Hallstatt)。當地鹽礦場為世界最古老的鹽礦場之一,已被列為世界遺產。圖為鹽礦場上的吊橋,攝於2018年8月16日。(AFP/Getty Images)
風景如畫,但也深受觀光客過多之苦的奧地利小鎮哈爾施塔特(Hallstatt)。當地鹽礦場為世界最古老的鹽礦場之一,已被列為世界遺產。圖為鹽礦場上的吊橋,攝於2018年8月16日。(AFP/Getty Images)

【記者賴意晴/編譯】奧地利哈爾施塔特(Hallstatt)是個擁有獨特鐘樓景色的美麗湖畔小鎮,人口不到800人,每年卻湧入百萬的觀光人口,嚴重影響當地人生活,因此政府開始想方設法減少遊客數量。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哈爾施塔特或許不像阿姆斯特丹或威尼斯一樣有名,但如果用谷歌搜尋「奧地利」,出現的圖片幾乎都是這個小鎮。她的景觀就像迪士尼動畫《冰雪奇緣》(Frozen)裡的艾倫戴爾王國,一座路德教堂的鐘樓矗立在小鎮中央,像極了艾莎女王建造的城堡。

這個鹽礦小鎮的歷史可追溯至青銅器時代晚期(西元前1300年~西元前500年),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近年越來越受亞洲觀光客喜愛。

這股小鎮熱潮是從2006年韓劇《春之戀》(Spring Waltz)開始,劇組前往哈爾施塔特取景拍攝,使這個小鎮的美麗被人們注意到。

6年後,中國五礦集團在廣東惠州「山寨」了這個小鎮。該公司甚至仿造了哈爾施塔特的中央教堂,但中式版本多了宴會廳。真正的哈爾施塔特居民得知此事時驚呆了,他們事先並不知道這個計畫。

哈爾施塔特原本可能像很多歐洲城鎮一樣,坐擁美景卻經濟蕭條。10年前,年輕一輩的居民搬離這裡,留下的都是老一輩,如今觀光產業改變了小鎮的一切。

市長舒茲(Alexander Scheutz)說:「10年前,哈爾施塔特是夏日度假景點,觀光業在每年冬天都被迫冬眠。現在,一年四季都有觀光客,代表著那些公司可以全年無休了。」

觀光壓力大增 當地人吃不消

現在,電影製作人、記者和大量遊客來到哈爾施塔特。這座人口數約800人的小鎮,去年吸引了100萬名遊客。小鎮的紀念品店、小販、餐廳和船公司也確實因此獲利,但旅遊業蓬勃發展是要付出代價的。

67歲的古魯博(Karl Gruber)在這裡住了一輩子,現在靠養老金維生,他說:「對在地人而言,所有東西都變貴了。」

經營遊船租賃的克朗姆巴克(Sepp Krumböck)則說,某個早晨他發現裝有攝影鏡頭的無人機在臥室窗外盤旋。也有居民表示,遊客會自己進入他們的私人住家到處看看,以及借用廁所。

當地經營旅館的拉比斯爾(Verena Lobisser)表示,觀光客經常叫住她並要求擺姿勢讓遊客拍照。拉比斯爾說:「這是個災難,很多遊客真以為這裡是座主題樂園。」許多遊客們只是來拍幾張照片發到網路社群上,並不願意花時間走進鎮裡的博物館。

這是許多歐洲觀光城鎮的縮影,一些世界知名的觀光景點面對著超出他們所能負荷的遊客量。即使是一些仰賴觀光業的城鎮,居民抗拒的情緒也逐漸升高,努力想讓遊客少一點。

推展深度旅遊 試行遊客預約制

由於居民的反彈,舒茲同意試行一項方案,要求觀光巴士進入該鎮前必須預約,並且管制數量。去年有1萬9,344輛觀光巴士進入哈爾施塔特,當地政府目標是希望減為1萬3千輛左右。這計畫是仿效奧地利的薩爾斯堡。

控制旅遊業發展常有爭議性。各城市可以減少巴士停車位或遊船船位,但阻止遊客進入的做法會受到法律限制。

旅遊業專家克斯特基斯(Torsten Kirstges)表示:「自由民主的核心是行動自由。」在歐洲更是如此,1985年的《申根公約》規定了歐洲公民的自由遷徒。自柏林圍牆倒塌、東西歐藩籬消弭後,歐洲一直反對旅行限制。

慕尼黑大學的研究員施穆德(Jürgen Schmude)表示,其他像是增加旅客住宿和旅行費用等做法,會讓「到特定地點的旅行再次成為菁英階層的專利,猶如退回19世紀」。因此有學者主張以罰款、提醒等策略管理遊客。

哈爾施塔特已豎立告示牌,其中一條是「哈爾施塔特不是博物館」,另一條是「請不要擅闖民宅和私人花園」。

有人也倡導更能長久維持下去的旅遊方式,必要時可採取更嚴格的措施來限制旅遊,這將有利於來此地深度旅遊的遊客,而非踩點拍照的遊客。

同時,當地居民雖然無法回到從前,他們也試圖找回從前生活的模式,像是居民不再去老市中心,而是在郊區設置新的週末農產市集,一個遠離觀光客、低調的新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