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 基宜花東

聽漁民阿公講古 重新認識釣魚臺

從船上所拍攝的釣魚臺景觀。(維基百科)
從船上所拍攝的釣魚臺景觀。(維基百科)
文/記者謝月琴

日前在宜蘭蘇澳鎮南安國小首次嘗試,在學校裡舉辦一場特別的課程——「白浪滔滔我不怕,漁民阿公來講古」鄉土教育。第一堂課的講師便請到了蘇澳區漁會現任理事長蔡源龍阿公。

一位70歲漁民緩緩講述他幾十年的海上歷史,尤其是在無人島的經歷、前進釣魚臺捕魚的精采過程。他就是蘇澳區漁會理事長蔡源龍阿公,他的故事是南方澳60~80歲這一輩受到釣魚臺這片富饒海域所賜福的漁人人生縮影。

蔡阿公示範漁法。(釣魚台教育計畫 提供)蔡阿公示範漁法。(釣魚臺教育計畫 提供)

一開始,南安國小張校長問起所有在座的小朋友:有聽過釣魚臺的舉手!竟然不到十分之一的小朋友舉起手,在南方澳這個依賴釣魚臺漁場維生的漁村裡,如此低比率小朋友知道釣魚臺,實在令人詫異。

相較起日本已經全面在小學生的教科書中,教育孩子尖閣諸島為日本的固有領土,台灣的鄉土教育著實應該迎頭趕上。否則釣魚臺就快消失在我們台灣人的記憶中了。

釣魚臺主權的爭議,至今仍是中日關係與台日關係重要的議題之一。

小朋友們專注地聆聽拚無人島的故事小朋友們專注地聆聽拚無人島的故事(釣魚臺教育計畫提供)

蔡阿公告訴小朋友,「無人島」又稱「釣魚臺」,座標在北緯25°44′33″N 東經123°28′17″E。釣魚臺距離台灣是186公里,離沖繩卻是425公里之遠,加上釣魚臺列嶼由5座島嶼與礁岩組成,主要島嶼有釣魚臺、北小島、南小島、赤尾嶼、黃尾嶼,在地質上與台灣大屯山山脈相連,也就是跟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一脈相連。

1786年中國往琉球海路圖。(維基百科)1786年中國往琉球海路圖。(維基百科)

回憶起過往,蔡阿公說,若船速8海浬,需要12小時才會到無人島,而且一人一竹筏,風浪大時將竹筏繩索綁在身上,再將魚線投入茫茫大海等待鯖魚上鉤。過去沒有先進的海象儀器,有時候大浪一來,整個連人帶竹筏一起翻倒海裡,險象環生!

蔡阿公指出,早期因為家庭經濟困苦,如果他們有登上釣魚臺周邊島嶼時,都會順便撿拾鳥蛋回來賣,補貼家用。釣魚臺在早期漁業技術不發達的時候,是南方澳地區漁民在海上作業的一個重要的地標,看得見釣魚臺,便能夠辨識海上方位,心裡面也就多了一份踏實感。講到早期海上作業的驚險,小朋友們都聽得全神貫注,嘖嘖稱奇。

蔡阿公語重心長地告訴小朋友,我們一定要記得自己從哪裡來?因為這片海洋滋養我們無數代的台灣人,我們絕對不能夠忘記。期待更多的小朋友重新認識我們的釣魚臺是一個多麼美麗富饒的海域,是台灣漁民百年來的傳統漁場,是滋養台灣人的重要搖籃。◇

阿公講古大合照。(釣魚台教育計畫 提供)阿公講古大合照。(釣魚臺教育計畫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