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 要聞

圖書商:電子書泡沫破裂

亞馬遜的電子閱讀器問世十多年後,仍然沒有取代實體書帶給人們的閱讀樂趣。資料照。(Getty Images)
亞馬遜的電子閱讀器問世十多年後,仍然沒有取代實體書帶給人們的閱讀樂趣。資料照。(Getty Images)

【記者賴意晴/編譯】「你喜歡實體書還是電子書?」許多人可能以為在科技發達的時代,電子書會越來越受歡迎,但答案可能讓你意想不到:實體書還是比電子書受歡迎。業內人士更表示,電子書泡沫已經破裂,人們仍然偏好擁有實體書。

電子書有環保、方便攜帶、不占空間的優點,電子書閱讀器龍頭亞馬遜Kindle也悄悄向12歲邁進,但時至今日,實體書仍然屹立,不若音樂、新聞、影視等產業在數位化、電子化的浪潮中改頭換面。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報導,據美國出版商協會2019年報告,去年,各種形式的圖書出版創造了近260億美元(約新台幣8,135億元)的收入,其中實體書占226億美元,電子書占20.4億美元,這些書籍包括了貿易、教育以及科幻書籍。

英國書商協會常務董事霍爾絲(Meryl Halls)說:「我認為電子書銷售趨於平緩,泡沫已經出現破裂,實體書還是吸引人的。出版商正在出版令人難以置信的書籍,它們的封面通常設計地十分精美,書本本身就是美麗的物品。」

她也說,人們喜愛展示他們閱讀的東西,「對於他們曾經閱讀的書籍,愛書人熱愛有個紀錄,這是對世界發出訊號。我認為,這意味著妝點你的家,這意味著收藏,但他們不是執著於蒐集全套物品的蒐藏狂,而是藉此與世界連結。」

據尼爾森國際圖書公司(Nielsen Book International)的統計,實體書銷量居前的類別有自然、烹飪、童書,而犯罪、愛情、驚悚小說在電子書表現較佳。

年輕一代更愛紙本書

此調查也指出,雖然千禧世代常背上扼殺產業的罪名,但其實情況並非如此,如在英國,有63%的實體書銷售額是來自44歲以下的讀者,電子書銷售額有52%來自45歲以上的讀者。

不只英國的年輕一代偏好實體書,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數據顯示,美國有類似情況,75%18至29歲的受訪者說,自己在2017年讀過一本實體書,高於總體平均值67%。

自亞馬遜推出Kindle以來已有十多年了,霍爾絲認為,人們渴望獲得資訊,也渴望逃離屏幕。「這部分是因為政治環境,人們正在尋找一種解脫,但他們也在尋找資訊。因此,人們拾起實體書,我認為這背後有整體的、相當複雜的因素。我想在電子閱讀器上,很難跟你正在閱讀的內容建立起情感聯繫。」

並非所有作家都喜歡將自己的作品出成電子書,例如《麥田捕手》(The Catcher in the Rye)作者沙林傑(J.D. Salinger)就是出了名地抵制電子書及線上資訊共享。但在8月時,他首次同意將作品出版為電子書。根據《衛報》報導,沙林傑的兒子說,因為一位手部有殘疾的女子來信,信中表示她閱讀實體書有困難,因此說服了沙林傑改變他的想法。

書籍的核心需求不會消失

倫敦書展的負責人湯瑪斯(Jacks Thomas)分析,在未來,任何形式的書籍都是需要的。

「人們總是需要知識與故事」,湯瑪斯說,「從這個角度看來,我確定書籍產業的核心力量是非常強大的。我十分好奇未來的教室會是怎麼樣,這關係到未來世代的人會如何與文字做連結,又或者會變成口語傳播的方式?但它仍然是故事、仍然是知識,這些書籍所帶來的核心面向仍需要被精心策劃。所以我認為書籍,不論以何種形式呈現,其未來都是不容小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