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 藝海漫遊

聖丹尼大教堂——法國王室的陵寢(1)

聖丹尼大教堂外觀。(維基百科)
聖丹尼大教堂外觀。(維基百科)

文/李琳
聖丹尼大教堂(Cathédrale Saint-Denis),又稱作聖丹尼聖殿(Basilique Saint-Denis),位於巴黎正北面的小城——聖丹尼。

聖丹尼城距離巴黎戴高樂機場只有20多公里。雖然教堂在巴黎相當近郊的位置,但其周圍環境氣氛和小巴黎大異其趣,觀光客較少,連很多巴黎人都沒有到過這裡。但這座教堂的歷史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教堂的名字Saint Denis,是源自於法國的主保聖人聖丹尼,他是巴黎第一位聖徒兼巴黎第一位主教,他殉教後葬於此地。由於對聖丹尼的普遍崇拜,王朝的歷代君主和王族選擇了這塊聖地作為自己的安息場所。每個新的王朝都延續此項傳統,以便鞏固其王位繼承的正統性。

於是,這座教堂的命運與王室命運息息相關。作為法國君王們獨享的墓葬場所,共有42位國王、32位王后,63位王子與公主,以及10位王國的著名人物都安葬於此。另外,法國王后的加冕儀式通常也在這個教堂舉行,而國王的加冕儀式,則通常在蘭斯大教堂進行。

此外,聖丹尼大教堂是世界上第一座真正意義上完整採用了哥德式風格的教堂。哥德式建築是西歐中世紀建築的一個高峰,其在西歐地區的流行,導致其他藝術形式包括雕刻、繪畫、傢俱、工藝美術乃至書法都出現了一個風格鮮明的「哥德式」時期。而聖丹尼大教堂是這種藝術風格的開風氣之先者。

在12世紀,由當時的聖丹尼修道院院長蘇熱把聖丹尼大教堂改建成一座哥德式教堂,使這裡成為早期哥德藝術的傑作。他憑藉全新的建築技藝,改建了此建築,玫瑰花窗與建有尖形交叉供肋的拱頂,使建築沉浸在一片繽紛的光影之中。13世紀,聖路易掌權期間,此建築再次被重新改造,逐漸形成今天的風貌。

聖丹尼大教堂內景。(Pierre Poschadel/Wikimedia Commons)聖丹尼大教堂內景。(Pierre Poschadel/Wikimedia Commons)

聖丹尼的傳說

聖丹尼有「法國的守護者」之稱,是第一位將基督信仰帶到巴黎的傳教人。當時是西元3世紀,在中華大地正是三國爭霸、群雄逐鹿的時候。那時,還沒有法國的概念,只有高盧人。巴黎也還沒被命名,是一個高盧的部落,正由羅馬帝國統治著。羅馬人有自己的宗教信仰,有自己的羅馬神廟。

那時還不強盛的基督教會,派出皈依基督教的雅典法官丹尼和他的兩個追隨者聖胡斯提克和聖埃勒戴爾,前往巴黎傳播基督教信仰。這三聖來到巴黎之後,努力傳播信仰,並建立了許多教堂,聖丹尼本人成了最早的巴黎主教。

眾所周知,在西元313年,第一個承認基督教合法地位的羅馬帝王——君士坦丁大帝頒布《米蘭敕令》之前的1、2、3世紀,創立初期的基督教會遭遇過多次可怕的大逼迫,羅馬政權不斷迫害基督徒的事情時有所聞,有許多主教和信徒被燒死、在競技場中被野獸吃掉。但由於基督教信仰是正教信仰,社會各階層愈來愈多人加入教會,教會持續茁壯發展。

同樣,基督教在巴黎也漸入人心,有了眾多虔誠的信仰者,「異端邪說」像洪水猛獸一樣,令當地的羅馬行政首腦西西努斯(Sissinus)憎惡和恐懼,他痛恨聖丹尼大力宣揚基督教,逮捕了他。由於聖丹尼不肯放棄信仰,他遭到毆打,被關進獅籠,飽受摧殘之後,被釘於十字架。

北部門的門廊的鼓室描繪了聖丹尼的殉難。(Myrabella  Wikimedia Commons  CC BY-SA 3.0)北部門的門廊的鼓室描繪了聖丹尼的殉難。(Myrabella Wikimedia Commons CC BY-SA 3.0)

之後,在西元261年,聖丹尼和另外兩位使者,便被羅馬皇帝瓦勒瑞安判以宣傳異教的斬首極刑,在巴黎北邊的高地,被羅馬士兵砍頭而殉道,那個地點因此被稱為「殉道者之丘」(Mont des Martyrs),後來才諧音改名為「蒙馬特」(Montmarte)。

傳說中,行刑的前一天,天使降於囚室,賦予了聖丹尼神奇的力量。於是,斬首隔天,人們看到三位殉教者站了起來,他們俯下身子,慢慢捧起自己的頭顱,走到臨近的溪邊,洗淨了血汙。然後,一路舉著頭顱,又走了5英里,直到走到了一個小村莊。在那裡,他們倒下來,死去。

那個小村,就是現在的聖丹尼鎮。聖丹尼被奉聖人,成為法國的守護神。在法國很多地方都能看到關於他事跡的藝術作品,最常見的是在教堂裡的彩繪玻璃上、壁畫上等。很容易就能認出他:或者彎腰去拾他的頭,或者用手捧著頭。人們在他的墓地建立教堂紀念他,這就是聖丹尼修道院。經過9個世紀的重建,直到12世紀,才擴建為聖丹尼大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