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 雲嘉屏

【台灣放大鏡】可可渣廢物利用 再創綠金新價值

可可莢殼文創品餐墊。(屏科大提供)
可可莢殼文創品餐墊。(屏科大提供)

文/記者簡惠敏
屏東可可產業在縣府大力支持下,近年來已成為屏東縣「大勢作物」。但是隨著可可產業促進產銷發展,也產生大量的可可莢殼等廢棄物,屏東科技大學農學院研究團隊,以循環經濟為概念,利用可可莢殼有機成分特性,將廢棄物充分利用,友善環境及創造綠金新價值。

可可莢殼乾燥後進行粉碎作業。可可莢殼乾燥後進行粉碎作業。(屏科大提供)

屏東可可果種植面積達256公頃,產生大量的可可莢殼等廢棄物,目前處理方式多採焚燒、棄置或直接做有機肥料使用,卻也造成臭味、空氣汙染、二氧化碳及甲烷排放等環境問題。為解決可可產業衍生的農廢料,農學院生物資源博士班特聘教授蔡文田與地方休閒農場業者、化工製造業者,長期進行合作、輔導及交流。

蔡文田表示,乾燥後的可可莢殼帶有特殊的香氣,組成中有機質約占92%,其中一半左右為碳元素,無機質8%,其中一半左右為鉀元素。基於上述組成成分特性,以及高值化創新再利用研究目標,先將其再利用為生物複合材料,製作出具有獨特香氣及造型之「文創品餐墊」。

另外,蔡文田也攜手業者,將可可莢殼有機組成分開發「高孔洞性活性碳材料」,以循環經濟及清潔生產程序概念,製造出高比表面積與高吸附容量之活性碳,未來可製成飲用水用濾芯、食品安全用解毒劑、環保用吸附劑及儲能用電極碳材料,同時可可莢殼所含有的高鉀特性,也可為液態或固態肥料,達到全循環利用之目標。

可可莢殼果渣廢料能充分利用,將價值發揮到最大,創造永續及多贏的局面,在永續發展的大思維下,循環經濟勢在必行。屏科大在農業科技上的努力,不只要生產,同時也要再創綠金新價值。◇

可可莢殼為原料製成活性碳及生物炭可使用於堆肥或淨水濾芯。可可莢殼為原料製成活性碳及生物炭可使用於堆肥或淨水濾芯。(屏科大提供)
可可莢殼文創品餐墊。可可莢殼文創品餐墊。(屏科大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