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 要聞

巴格達迪已死,「伊斯蘭國」的下一步?

BBC分析,巴格達迪為何選在敵人的地盤棲身,答案或許就在其宅邸的廢墟中。圖為10月28日,美軍攻擊後景象。(AFP via Getty Images)
BBC分析,巴格達迪為何選在敵人的地盤棲身,答案或許就在其宅邸的廢墟中。圖為10月28日,美軍攻擊後景象。(AFP via Getty Images)

【記者賴意晴/編譯】極端暴力的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在其首腦巴格達迪(Abu Bakr al-Baghdadi)的領導下,從一夥叛亂分子演變成世界上貌似強大、令人恐懼的恐怖組織,並從非洲大陸擴展到大洋洲。然而IS的威脅是否因巴格達迪之死而就此瓦解?或許沒有這麼容易。

英國廣播公司(BBC)10月29日報導,美國總統川普10月27日宣布巴格達迪已遭美軍擊殺,美國國防部也於10月30日公布最新的解密影像和照片,並向外界展示美軍殲滅巴格達迪的行動。

不過想當然,IS的領導階層早為了首腦被殺一事有所準備。因為該組織要向世界展示其「韌性」,並向其追隨者傳達一個訊息:IS並沒有因為失去一個名人而倒下。

IS內部一個全是男性的高層委員會,已經考慮了一些繼任候選人。擔任此職位的前提是對IS要「毫無疑問的忠誠度」、可靠的戰略及計畫能力,最好還有無可挑剔的宗教信仰,並且具有一定的戰場經驗,也許還要有因受到嚴厲懲罰進而享有的「知名度」。

宗教狂熱與情報組織的詭異結合

IS是極端保守的宗教分子與已故伊拉克總統海珊(Saddam Hussein)的軍隊及情報機構前成員的詭異結合體。海珊的復興黨(Baathists)提供了武器、炸藥、情報和作戰計畫,因為沒有人比他們更了解伊拉克;而極端宗教分子則帶來了「狂熱主義」和自願犧牲的「自殺炸彈客」。

巴格達迪的繼任者很有可能與這兩方面人脈,都建立了牢固的聯繫。

IS組織對於巴格達迪的死亡還是很有感。因為當世界各地的追隨者宣誓效忠IS時,同時也會對巴格達迪本人宣誓效忠,他們稱他為「伊布拉欣哈里發」(Caliph Ibrahim)。

雖然巴格達迪不常露面,但他能以宗教權威包裝自己。他聲稱自己是先知穆罕默德的直接後裔,在摩蘇爾(Mosul)的大清真寺(Great Mosque)宣布自己是「哈里發」(caliphate,指擁有最高權威的伊斯蘭帝國統治者),不過後來他下令炸毀大清真寺。

事實上,巴格達迪是一名連續強姦犯,甚至害被他俘虜的年輕美國人道主義女工作者穆勒(Kayla Mueller)等人身亡,並對亞茲迪族(Yazidi)婦女和未成年女孩進行大規模的奴役及性暴力;不過,這樣的事實似乎絲毫沒有動搖他的追隨者。

避免被查緝 IS或採孤狼攻擊

IS最可能的目標會是在伊拉克和敘利亞,因為那裡最容易獲得武器、爆炸物和自殺炸彈客。自從IS在2019年3月失去敘利亞東部巴古茲鎮(Baghuz)的最後據點後,他們一直誓言要繼續進行所謂的「消耗戰」。

歐洲、美國、北非、波斯灣的阿拉伯國家和亞洲國家都在IS的野心名單當中。

IS還會進行所謂的「孤狼」襲擊,即由單一個人策畫與執行的恐怖主義暴力行為,且這些執行者是遠離中東的個體人士,他們經由網路取得資訊,從而被激進化。這些攻擊也有可能被IS稱作為是對巴格達迪之死的反擊。

長期以來一直處於歐洲IS攻擊名單之首的法國,已經警告其公民提高警覺。

路透社取得法國內政部長卡斯塔納(Christophe Castaner)致各警察局長的信件顯示,卡斯塔納10月28日時要求加強警戒,以防巴格達迪身亡後可能出現的報復攻擊。

可想而知,IS希望進行大規模傷亡的襲擊,但其領導層也知道,計畫得越詳細,政府的安全部門就越有可能發現他們的計畫。因此在不久的將來,他們很有可能選擇相對準備較少,低技術、簡單的攻擊行為。

IS殘餘勢力分布數十國

IS的恢復力迅速,這著實令人不安。巴格達迪於2006年被美軍逮捕,關押在美軍監獄布卡營(Camp Bucca),這使他的武裝抵抗為之中斷,但他也在獄中建立起與其他極端分子的人脈。在巴格達迪的指導及其他聖戰分子協助下,IS在2016年從蓋達組織(Al-Qaeda)殘局中分隔而出。

IS與蓋達在一些主張上有分歧,特別是IS使用的是極端的暴力手段。這種暴力行為是蓋達組織一直在爭論的點,而且這種暴力手段不是絕大多數穆斯林的想法。蓋達組織希望在這一點上能站得住腳。但IS不在乎,他們很高興招募吸引那些因暴力和殘酷而加入的人,包括對社會不滿、精神病患者和戀童癖者。

IS在全球都還擁有其勢力,並不會隨著巴格達迪的死一夜消失。

現在,他的繼任者將尋求重建和擴大組織。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核心地區之外,IS在阿富汗、利比亞、西非、南亞、菲律賓和東南亞都有一定數量的追隨者,這些追隨者會自稱「建省」(wilaya)。

例如IS在印度具有爭議的克什米爾(Kashmir)地區跟激進分子爆發衝突後,5月時就宣稱,組織已在印度境內建立一個「省」,名為「印度省」(Wilayah of Hind)。

他們主要會參與地方上的爭議事件,但是在它占領實體領土的那些年裡,IS能夠吸引來自幾十個國家的新兵,這些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極端分子網路一直延續至今。

還有一個令世界各地的情報主管感到困擾的問題是,為什麼巴格達迪要在敘利亞西北角伊德利布省(Idlib)避難,這裡由其對手蓋達組織掌控(蓋達組織與IS在敘利亞一直不停地戰爭)。

僅僅是因為巴格達迪認為,那是敵人認為最不可能找到他的地方嗎?或者更令人擔憂的是,他希望與競爭對手合作,在那裡更便於形成致命的聯盟?

答案可能沒那麼容易出現,但是線索可能就藏在美國特種部隊花了兩個小時,從巴格達迪最後藏身處的廢墟中所取的資訊。◇

 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IS)小檔案

時間

大事記

2003

伊斯蘭國的前身「伊拉克蓋達組織」成形。

2011

在敘利亞內戰中趁亂崛起。

2013/01

占領敘利亞北部城市拉卡(Raqqa),作為行政中心和軍事指揮據點。

2014/06

占領伊拉克第二大城摩蘇爾(Mosul)及敘利亞最大油田。

2014/06/29

正式宣布建立「哈里發」,意指繼承伊斯蘭教法的主權國家。

2014/07/04

巴格達迪在努爾大清真寺要求全世界的穆斯林效忠。

2014/08

發布第一支西方人質遭斬首的影片,引起國際重視。

2014/09

美國空襲敘利亞的拉卡。

2015/01

達到「國力」的巔峰,占領8萬8千平方公里土地,統治近800萬人,並因為油田、搶劫,得已掌握數十億美元的資產。

2016/03

伊拉克部隊奪回摩蘇爾。

2017/10

庫德人領導的軍隊奪回拉卡

2017/12

伊拉克政府重新奪回伊拉克、敘利亞邊界,並宣布戰IS。

2019/10/26

經過5年的襲擊,美國證實巴格達迪死於敘利亞。

  

Q:伊斯蘭國(IS)的起源?

IS源自於「伊拉克蓋達組織」(al-Qaeda in Iraq),這個由遜尼派穆斯林組成的軍事團體,於美國襲擊蓋達後的2003年成形。

2011年,當時該組織還稱為「伊拉克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 in Iraq,ISI),加入了推翻敘利亞阿塞德政府的反政府行動,並因此找到生存空間。它利用美軍撤出伊拉克及遜尼派對什葉派政府政策的憤怒,趁機壯大。

2013年,「伊拉克蓋達」占領敘利亞領土,改名自稱為「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ISIS/ISIL)。次年,ISIS占領了伊拉克的多數地區,自稱其領導人巴格達迪為哈里發,名稱為「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IS)。

Q:資金來源?

A:50%賣石油、25%搶銀行、15%向控制地徵稅、10%海外捐贈。

資料來源:BBC、新聞綜合 記者賴意晴/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