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養生 醫療新聞

控制「壓力」 蕁麻疹能大幅改善

情緒觸發因素是如何影響複雜的神經與荷爾蒙路徑,讓皮膚病況更嚴重或引發諸如蕁麻疹、皮膚潮紅、溼疹等等皮膚狀況。(Fotolia)
情緒觸發因素是如何影響複雜的神經與荷爾蒙路徑,讓皮膚病況更嚴重或引發諸如蕁麻疹、皮膚潮紅、溼疹等等皮膚狀況。(Fotolia)

文/克里福德•W•巴塞特(紐約過敏與哮喘醫療中心醫學主任)
婦產科醫師泰麗來到我的診間,因為她出現蕁麻疹症狀已經幾個月了。我跟她交談過後,詳細記錄了她過往的病史,也對她的病情做了些觀察。 

不過,在開始進行診斷測驗之前,我注意到在她的生活中,最近接二連三地出現了充滿壓力的事 ——她在工作評鑑上僅獲得中等評價、她男友對他們的關係表示有所疑慮,而她第一次出現蕁麻疹的時間幾乎與這兩件事發生的時間不謀而合。 

我建議她去向我的同事邦霓尋求治療,邦霓是極為優秀的精神科醫師,精通各種身心治療法,從正念訓練到舞蹈治療、瑜伽、認知行為治療都很擅長。 

身心治療法,從正念訓練到舞蹈治療、瑜伽、認知行為治療都很擅長。(Fotolia)身心治療法,從正念訓練到舞蹈治療、瑜伽、認知行為治療都很擅長。(Fotolia)

泰麗同意去找邦霓。邦霓向她介紹了一系列自助治療的可能性,其中,泰麗特別喜歡每天有氧運動加上每週一次瑜伽的做法,加上邦霓所開立的處方抗組織藥物。 

幾個星期後,泰麗蕁麻疹的嚴重程度和發作頻率已經大幅改善;經過六個星期,蕁麻疹就已經不再出現了。 

生理學和心理學一直都會相互交叉影響。(Fotolia)生理學和心理學一直都會相互交叉影響。(Fotolia)

我了解這種非藥物的干預法不適合所有病況,甚至也不適合大多數狀況。而且當這個方法確實有效時,並不總是會輕易且快速地完全解決症狀。 

儘管如此,我還是希望這個例子能讓你明白,有些好發在皮膚上的疾病,其實可能是心理因素所引起。而我也要藉此說明,我們之所以能對這種疾病有所了解,且在其治療方法逐步進展,部分要感謝結合了許多身心概念的新興神經免疫學。 

壓力可影響皮膚狀態,甚至引起皮膚病

事實上,想看出情緒狀態對皮膚有多大的影響,並非難事。你只要想想:「我什麼時候會臉紅?究竟在皮膚底下發生了什麼事,才會產生這種變化?」就會知道了。 

或者相反地,你可以想想「新生兒出生後立刻與母親皮膚接觸時,會對其情緒有明顯的影響,且引起體內化學物質釋放」這個案例。

生理學和心理學一直都會相互交叉影響。由於壓力會影響免疫系統,對於像泰麗這樣的人來說,持續不斷的高壓似乎與她的皮膚病況突然發作大有關聯。 

情緒也會對我們產生絕對的影響。在手術前一個月內表現出相對中等程度的壓力感的患者,血液中會呈現較高的介白素-1檢查值,這是一種參與「壓力反應」的免疫系統化學物質。 

心理皮膚學:探索皮膚病的新療法

相對較新的「心理皮膚學」領域就探索了這種壓力與各種皮膚免疫反應(受體和化學傳訊者的神經免疫通訊)所產生的交叉作用,以及它們會如何干擾或提升皮膚之正常功能。 

這個領域的研究人員希望利用他們的發現來鑑定更新的療法,以補充和改善現有的療法。例如,取代現行所使用的抗過敏消炎藥或局部藥物。我對於這類補充、替代方案充滿希望,而且認為它們讓人們所能使用的工具有了很大的擴展。 

我們一直在關注能改善和加速舒緩「生理與心理、情緒變化」的方法。雖然蕁麻疹、溼疹和其他疾病可能會讓人筋疲力盡,但身為醫生,我們也想要感覺在這些治療中好像還有其他媒介;我們不想總是只能去找尋對的藥物。 

皮膚與人體的「中樞壓力」反應系統一起合作,它們會管理一系列被嚴密控管的荷爾蒙和準備好要釋放的物質,引發一輪行動,並造成許多發炎的皮膚疾病。 

心理皮膚學了解了身心關聯,且讓我們知道可以採取一系列措施來幫助改善或減輕與過敏相關的症狀。研究人員正在研究神經免疫機制如何對過敏產生影響,或者是否會有影響。 

他們探索壓力如何導致皮膚受到神經的過度刺激,造成神經肽(Neuropeptide,化學傳訊者,在大腦和整個神經系統中結合的受體)之釋放,引起肥大細胞活化,接著組織胺開始釋放,就會出現很多皮膚病都有的搔癢特徵。 

我誠心地希望我們最終對此能得到充分理解,好給予患者更好的治療,尤其是那些無法找出病因的慢性蕁麻疹患者和多年來遭受過敏折磨的病患。許多研究人員正在研究心理社會和情緒觸發因素是如何影響複雜的神經與荷爾蒙路徑,讓皮膚病況更嚴重或引發諸如蕁麻疹、皮膚潮紅、溼疹等等皮膚狀況。

讓心靈的力量 治癒疾病 

在我的執業生涯中,看過太多像泰麗這種讓人筋疲力盡的案例,她的狀況絕對不是特例。 

彼得是紐約一所地區大學的工商管理碩士生,他一直深受溼疹所苦,到了學期中又更加惡化。他向心理學家尋求幫助,同時持續處理他的皮膚病,包含使用保溼霜、處方潤膚劑、局部類固醇乳霜等,希望能藉以減輕溼疹——這些做法幫助彼得稍微回復正常。 

想法和情緒其實夠強大、也強烈到足以影響患者的睡眠模式、食慾、腦袋清晰度、反擊能力。(Fotolia)想法和情緒其實夠強大、也強烈到足以影響患者的睡眠模式、食慾、腦袋清晰度、反擊能力。(Fotolia)

安娜是一名醫學院預科生,她也受到學校壓力很大影響;即將到來的期中考將她的氣喘從可控制狀態,變成會讓她衰弱到連日常規律運動都得暫停的程度。她與治療師一起進行「減輕焦慮」的活動,這幫助她控制自己的痛苦,讓她在幾個星期內達成對呼吸道症狀幾近完美的控制。 

我在幾年前撰寫了兩篇關於〈焦慮對氣喘之影響〉的論文。在我的診療中,有時會使用一個自陳式的「焦慮評分系統」,這個系統也發揮了驚人的助益。 

身為一名過敏偵探,如果我懂得蒐集患者資料來推斷時常難以捉摸的病況起因,為什麼不連同他們的想法和情緒一起蒐集呢?這些想法和情緒其實夠強大、也強烈到足以影響患者的睡眠模式、食慾、腦袋清晰度、反擊能力。事實上,人體因此釋放了許多化學物質。

人體因此釋放了許多化學物質。 (Fotolia)人體因此釋放了許多化學物質。 (Fotolia)

如果現在我所處理的多數疾病都是多重因素引起,那麼「心靈」這個中樞神經系統的主要功能單位,有時不也是其中一個因素嗎?

——摘編自《對症抗敏 自療解方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