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 歷史文化

古老北京城的神傳文化內涵(五)

重德向善的道德理念在中國古建築中隨處可見。圖為北京故宮建築屋簷上的神仙和神獸。(Shutterstock)
重德向善的道德理念在中國古建築中隨處可見。圖為北京故宮建築屋簷上的神仙和神獸。(Shutterstock)

文/若馨
歌德曾經說「建築是凝固的樂章」,我國著名的建築師梁思成先生在其作品《千篇一律與千變萬化——音樂、繪畫、建築之間的通感》中也提到:

「古今中外的無數建築,除去極少數例外,幾乎都以重複運用各種構件或其他構成部分,作為取得藝術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這如同樂章的主題的不斷重奏。

在這點上,梁先生認為:

歷史中最傑出的一個例子是北京的「明清故宮」。從已被拆除了的中華門(大明門、大清門)開始就以一間接著一間,重複了又重複的千步廊,一口氣排列到天 安門。從天安門到端門、午門又是一間間重複著的「千篇一律」的朝房。再進去,太和門和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成為一組「前三殿」與乾清門和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成為一組的「後三殿」的大同小異的重複,就更像樂曲中的主題和「變奏」;每一座的本身也是許多構件和構成部分(樂句、樂段)的重複;而東、西兩側的廊、廡、樓、門,又是比較低微的,以重複為主,但亦有相當變化的「伴奏」。然而整個故宮,它的每一個組群,每一個殿、閣、廊、門卻全部都是按照明、清兩朝工部的「工程做法」的統一規格、統一形式建造的,連彩畫、雕飾也盡如此,都是無盡的重複。我們完全可以說它們「千篇一律」。

但是,誰能不感到,從天安門一步步走進去,就如同置身於一幅大「手卷」裡漫步;在時間持續的同時,空間也連續著「流動」。那些殿堂、樓門、廊廡雖然製作方法千篇一律,然而每走幾步,前瞻後顧、左睇右盼,那整個景色的輪廓、光影,卻都在不斷的改變著,一個接著一個新的畫面出現在周圍,千變萬化。空間與時間,重複與變化的辯證統一在北京故宮中,達到了最高的成就。

翻開一部世界建築史,凡是較優秀的個體建築或者組群,一條街道或者一個廣場,往往都以建築物形象重複與變化的統一而取勝。說是千篇一律,卻又千變萬化。每一條街都是一軸「手卷」、一首「樂曲」。千篇一律和千變萬化的統一在城市面貌上起著重要作用。

清朝時,一位外國公使抵京要拜見皇上,但又拒絕下跪。禮部官員於是「別有用心」的安排他從正陽門進城。這顯然是一次不平等的對話,一方是渺小的個人,另一方是規模宏大的東方建築群落。他走過大清門、千步廊和御道,天安門金色的重檐、深紅的城樓、潔白的階石欄杆、石獅華表,以深遠的藍天為背景,如同天宮裡的布景,令他傾倒。走過端門,凹字型的午門,充滿東方王朝的神祕力量;而午門後的太和殿廣場,卻又豁然開朗,節奏變得舒緩,有內金水河彎曲流過,如天國般寧靜深遠。在太和殿上,他身不由己的跪倒,不僅因為宮殿道路的巨大尺度令他的身體無法承受,更是被中軸線上透露出的王者之氣所折服。

美國城市規劃學家薩里寧說過:「城市是一本打開的書,從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負……讓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說出這個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麼。」在老北京,無論是建築結構、建築裝飾都在體現著秩序、和諧的理念,體現著敬天感恩、長幼有序的尊卑倫常。

皇帝、王公、百官、士庶的建築大小、裝飾物的選擇都有著很強的秩序性,皇宮的建築結構要求是體現「九五之尊」。皇宮大門的門釘橫豎是9個,成為定數,王府百官的大門則按照所處的地位依次遞減,其他的規定也很明確,明洪武二十四年(西元1391年)定:

「公侯伯前廳中堂後堂各七間,門屋三間,俱用黑板瓦蓋,屋脊用瓦獸,梁棟斗拱檐桷彩色繪飾,門窗枋柱俱用黑漆油飾,門獸梁面擺錫環,家廟三間,俱用黑板瓦蓋,屋脊用花樣瓦獸,梁棟斗拱檐桷彩色繪飾,門桷枋柱用黑漆或黑油飾,其餘廊廡庫廚等房從宜蓋造,梁棟斗拱檐脊,青碧繪飾。門三間,門用綠油獸面擺錫環,俱不得過廳堂正屋制度。一品二品廳堂各七間,屋脊許用瓦獸,梁棟斗拱、檐桷青碧繪飾,門屋三間,門用綠油獸面擺錫環。三品至五品與二品同,但門用黑油擺錫環。六至九品,廳堂各三間,梁棟止用粉青刷飾,正門一間,用黑油鐵環……庶民房屋,不過三間五架,不許用斗拱及彩色裝飾。」(《天府廣記》卷之十六 《禮部》下,第189頁,北京出版社,1962年)。

無論朝代更替,這種制度卻一個朝代、一個朝代穩定的延續下來。

在建築裝飾中,也形成了經久不變的題材和內容,無論動物中的龍、虎、鳳、龜四神獸和獅子、麒麟、鹿、鶴、鴛鴦等,植物中的松、竹、梅、菊、蘭、荷等花草,都在建築裝飾中占有突出的地位,用荷來比喻出汙泥而不染的節操,用松、竹、梅象徵人品的高潔,這種把世間萬物的表象、特徵和物性與做人的原則、道德規範以及精神境界相比附,是中華傳統文化道法自然思想的典型表現。

重德向善的道德理念在中國古建築中隨處可見。圖為北京故宮建築屋簷上的神仙和神獸。(Shutterstock)重德向善的道德理念在中國古建築中隨處可見。圖為北京故宮建築屋簷上的神仙和神獸。(Shutterstock)

朱熹《詩集傳》:「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以水為例,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這也是比德,但比的不是人之德,而是道之德。

《孔子家語.三恕》:「孔子觀於東流之水,子貢問曰:『君子所見大水必觀焉,何也?』孔子對曰:「『其不息,且遍與諸生而不為也。夫水似乎德,其流也則卑下,倨邑必循其理,此似義;浩浩乎無屈盡之期,此似道;流行赴百仞之嵠而不懼,此似勇;至量必平之,此似法;盛而不求概,此似正;綽約微達,此似察;發源必東,此似志;以出以入,萬物就以化潔,此似善化也。水之德有若此,是故君子見,必觀焉。』」

這裡是說:水有德、義、道、勇、法、正、察、志、善化九德。

以上這種「以彼物比此物」,不僅僅體現了一個民族的審美情趣、生活格調,也體現了一個民族的做人、處事和生活的態度。傳統文化中的智慧以形象和諧音的比擬,來展現「天人合一」的神傳文化的內涵,反映出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嚮往和追求,重德向善的道德理念在古建築中也是隨處可見的。(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