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養生 醫療新聞

零食當獎勵 慢性病風險恐提高

現代零食,為了追求外觀和口感,可能加入大量糖和食品添加劑。(Fotolia)
現代零食,為了追求外觀和口感,可能加入大量糖和食品添加劑。(Fotolia)

【記者賴玟茹/台北報導】許多家長與老師會以提供含糖飲料、零食、糖果、等高油糖鹽食品不健康食物,給孩子當成是獎勵或者是解決孩子情緒的手段。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表示,許多師長誤以為不健康食品的壞處只有增加蛀牙、發胖的機率,但其實還易造成長不高、增加過動、提升未來罹患慢性病之風險,甚至還會影響孩子學習力及行為動機。

根據2016年《Medicine》期刊韓國首爾大學附設醫院一項研究顯示,孩子飲食越好,學習力越佳。該研究分析35萬9,264名12至18歲兒童與青少年飲食與學業表現,結果發現,有規律吃早餐、攝取水果、蔬菜、乳品習慣的孩童,有顯著高學業表現;反之,攝取糖飲、泡麵、速食頻率則與學習表現呈負面表現。

另外,荷蘭2009年曾經針對餵養方式的一項研究顯示,父母以食物當作孩子的獎勵、作為解決孩子哭鬧行為的方式,都顯著增加孩子零食攝取量。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建議,師長不要再提供不夠健康食品當作獎勵孩子的方式,有可能會讓孩子覺得這些食物並沒這麼不健康,甚至可能減弱孩子對自發行為的主動性。

董氏基金會調查後發現,當孩子家中習慣放含糖飲料時,其飲料攝取量為家中沒放的2倍。當同時有含糖飲料、白開水可以選擇時,僅兩成孩子會選擇白開水。對此,許惠玉也提醒,師長應減少環境中出現不夠健康食物的機率,當孩子看不到自然就不會想吃,即使想吃也會因不能馬上吃到、可獲時間被延遲,自然就會減少攝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