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 副刊文學

戀戀祖屋情

彼此相互支援、照應的大家庭,卻另有一番人性真、善、忍的流露。曾真真切切地擁有過,那段令人回味無窮的日子!(123RF)
彼此相互支援、照應的大家庭,卻另有一番人性真、善、忍的流露。曾真真切切地擁有過,那段令人回味無窮的日子!(123RF)

文/六毛
4、50年代的鄉間,仍以農耕為主,生活雖然不甚富裕,但彼此相互支援、照應的大家庭,卻另有一番人性真、善、忍的流露。

曾祖父祖居名間鄉大庄村,原為當地望族,家道中落後獨自外出謀生,後來在南投「大湳底」落地生根,育有祖父五兄弟。祖父輩們手足情深,勤奮工作,辛勤賺來的每一分血汗錢,完全交由曾祖母統籌運用,「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慢慢累積財富,廣置田產,並建造了占地一甲多的二進式四合院。五十餘口的大家族共同生活在一起,直至祖屋遭水災沖毀,才被迫分家。

記得四合院中有一個大晒穀場,每當秋收農忙過後,長輩就敦請「同義堂」武師來教練族中青壯年學習武術,舉凡雙刀、齊眉棍、大刀、單槍、宋江陣等。老師傅則視每個人不同的資質因材施教,叔叔、伯伯及年紀長的大哥們因此都練就一身好體魄。我們也煞有其事的跟在一旁,從「蹲馬步」基本功開始練起,和玩伴們隔空對打,模擬盜匪來襲,我們這些護院武師,小兵立大功。

祖父得到「同義堂」師傅的真傳,不僅習得一身好武藝,還學會人體脈絡穴位的走向以及筋骨的推拿術。記憶中,常見到鄰居因為工作造成的跌打損傷,也常常來請祖父推拿、治療,祖父還懂得調配草藥,給鄰人服用,頗有療效。

除了練武之外,長輩也請來樂團師傅教習北管樂曲,平日閒暇時,大家圍坐在大埕,吹、拉、彈、奏,自娛娛人。有時候,我們也會趁著大人農忙時,偷偷拿出各種樂器把玩,有些較有天分的玩伴,演奏起來還頗有架勢。大人們則組成北管樂團,遇有喜事吉慶、廟會,也都出團共襄盛會。

逢年過節,大夥兒分工合作,殺豬羊、宰雞鴨,蒸年糕、發糕、做紅龜粿、蘿蔔糕,大人們忙得團團轉,但工作仍有條不紊的,在和樂的氣氛中完成。

我們也會被分配做些簡單的工作,如,換貼春聯、拔雞鴨的毛、剝蛋殼、洗年菜、合力推拉石磨、幫忙磨米漿、或是幫忙哄帶更小的弟弟妹妹等。過節的氣氛相當濃厚,而且非常熱鬧,感覺上,絲毫不比當今的市集遜色。

我們到處東看看、西瞧瞧,還抽空串門子,看看鄰居過年有沒有特別的新點子。大家熱切期待夜晚趕緊降臨,因為那時將有我們小孩子最期待的美妙事情——五十多口家人共聚一堂圍爐的豐盛晚餐,和「吃春」年飯後一包包的壓歲錢。

五十餘口的大家庭,大家輪流砍柴、燒火、做飯,共吃一鍋大鍋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這種生活景象,對現代人來說,有如遙不可及的天方夜譚!但我們卻曾真真切切地擁有過,那段令人回味無窮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