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焦點

紓困任務結束 龔明鑫:後會有期

政委龔明鑫(左二站立者)13日在政院紓困記者會上,向國人表示,階段性任務結束。(行政院提供)
政委龔明鑫(左二站立者)13日在政院紓困記者會上,向國人表示,階段性任務結束。(行政院提供)

【記者李怡欣/臺北報導】行政院今(14)日內閣總辭,「紓困陳時中」迄今舉辦一個多月,昨(13)日的每日紓困進度記者會上,一肩扛起紓困重擔的政委龔明鑫,向國人報告「階段性」任務成果。外傳龔明鑫將接任國發會主委,龔未證實,僅會後向記者說「後會有期」。

「紓困陳時中」4月6日啟動,每日在行政院向國人報告紓困方案進度,迄今一個多月。5月14日行政院長蘇貞昌將率全體內閣在院會上總辭,據了解內閣微幅改組,其中,負責紓困政策重任的政委龔明鑫,傳將接任國發會主委。

龔明鑫在13日「最後一次」紓困會上感性開場,「紓困振興記者會開始至今一個多月,每天不管內外記者會,記者都不棄不捨,他很感謝。內閣總辭在即,今天是階段性最後一次記者會」,頗有致「畢業感言」意味。

被問到這一個多月來的心情?龔明鑫表示,總統與院長給予的使命,非齊頭發現金,而是整合部會,透過記者會讓民眾更了解方案,並回饋民意、即時修正。 他坦言,確實有些方案一開始上路遭遇小小亂流,但調整後,在中央與地方努力下,一兩天後都慢慢上軌道。感謝媒體反應地方民情,讓政府即刻改進,紓困每日報告形式,對於政策推動的互動上有一定功能在。

最後一場「紓困陳時中」,龔明鑫特別彙整階段性任務成果,包括穩就業、助弱勢、紓困貸款成果等。他說,截至5月12日為止,各貸款紓困總計核准了5,483億元,紓困約26萬戶。疫情當前,臺灣失業率與經濟成長都維持與過往相當水準,臺灣第一季經濟成長逆風成長,原因包括金融、紓困策略奏效、企業對國家防疫有信心。

紓困進度方面,現金發放達488億元、受惠民眾252萬人,其中用於產業薪資補助393億元,員工人數137萬人;紓困貸款核准金額5,483億元,26萬戶勞工得到協助,離7,000億貸款額度的目標已相當接近。政府能夠在短時間內充分供應國內的企業跟個人的金流,顯見整體國家的經濟血液已達到充分供給的效果。

保護弱勢部分,弱勢族群每人每月補助1,500元,連續3個月,已協助76萬人,發放23億元;急難紓困金每戶1至3萬元部分已協助4千餘人、5,652萬元;排富發放農漁民生活津貼每人1萬元則已協助近40萬人、近40億元。

穩就業方面,已協助約11,100家廠商,幫助約15萬名勞工不失業、不減薪;針對受影響相關產業工作者(如:藝文產業、自營業者)已補助123萬人。此外,針對海陸客運業、旅宿業者、服務業等的一次性補貼,計發放32億元。

龔政委指出,金流協助方面,目前整體融資核准金額已達5千億,當中包含各部會企業紓困方案1,934億、銀行自辦企業戶2,044億、銀行自辦個人部分1,211億、50萬元小規模營業人貸款111億以及10萬元(第一年利息補貼)勞工紓困貸款約183億。上述勞工紓困貸款在昨(12)日已收件超過50萬件,經過與勞動部討論,決定再加碼1倍,也就是再加50萬個名額,總計100萬人可以受惠。

龔明鑫強調,我國防疫良好,第一季經濟成長率1.54%,較亞洲四小龍、中國表現相對優異。今年3月失業率3.72%,較去年同期增加0.04%,約增4千人,金融海嘯期間失業率則超過6%,此次「穩就業」方案將失業人數控制在一定程度。減班休息人數目前約1.9萬人,相較金融海嘯時期的23萬人,仍控制在一定範圍。

龔明鑫表示,在疫情期間台灣經濟逆勢成長,如:第一季新設公司家數約9千多家,增加數比去年還多;撤銷數則比去年減少。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usiness Environment Risk Intelligence;簡稱BERI) 公布的2020年第1次「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台灣投資環境穩定,位居全球第3,僅次於瑞士、挪威,高居亞洲第一。而台商回台投資方案不僅預計破兆,境外資金回台方案亦達875億,台股更是重新站回11,000點上下。

財政部表示,為協助有實際紓困需求的中小企業、小規模營業人及個人及時取得資金度過疫情難關,積極督導公股銀行配合辦理各部會紓困貸款,及陸續推出的中央銀行中小企業貸款專案融通與勞動部勞工紓困貸款,依「從寬、從速、從簡」原則落實紓困振興方案。截至昨(12)日,公股銀行核准各部會紓困貸款的企業戶數達12,000戶,核准金額為新台幣逾1,650億元。另,「小規模營業人簡易貸款方案」,截至5月11日,公股銀行已核准戶數總計15,194戶,核准金額達72.1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