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 高雄

水泥不蓋房子 藝術展打破對材料的想像

展覽邀請大眾一同來觀察藝術家對某種材料的著迷,並探索其材質如何作用。(記者方金媛/攝影)
展覽邀請大眾一同來觀察藝術家對某種材料的著迷,並探索其材質如何作用。(記者方金媛/攝影)

文/記者方金媛
水泥不蓋房子、釣魚線不釣魚?高雄市立美術館所屬的兒童美術館即日起特別推出全新展覽「材料『長』這樣,藝術『展』那樣-藝術家的點石成金術」,專為5~12歲孩童及家庭觀眾設計,帶領觀眾打破對常見藝術品材料的限制與想像,藉由材料認識藝術品,進而認識藝術家。

展覽是專為5~12歲孩童及家庭觀眾規劃的藝術教育展。(記者方金媛/攝影)展覽是專為5~12歲孩童及家庭觀眾規劃的藝術教育展。(記者方金媛/攝影)

高美館長李玉玲表示,兒美館正展出的「藝術,在這裡」、「收藏,這樣做」以及本次新展,三展環環相扣,都在談論「美術館典藏」,從作品分類、登錄檢測、典藏管理到保存與維護,期待觀眾能從中探索藝術實踐精神,體驗創作樂趣,發掘美術館多樣面貌、多種可能。

策展人洪金禪表示,觀看作品時,人們看到材料本身,卻較少聯想材料扮演的重要性,以及材料是認識藝術品的途徑之一;挖掘藝術家的材質偏好、如何作用,又如何反過來定義藝術家,正是本次展出目的。

「材料『長』這樣,藝術『展』那樣」是藝術家專為兒童發想的藝術體驗。(記者方金媛/攝影)「材料『長』這樣,藝術『展』那樣」是藝術家專為兒童發想的藝術體驗。(記者方金媛/攝影)

「材料『長』這樣,藝術『展』那樣」特展屬文化部前瞻計畫,邀請到藝術家潘娉玉和五位不同時期的「高雄獎」得主——黃彥超(2011)、蔡玉庭(2012)、廖敏君(2017),以及本屆「2020高雄獎」石孟鑫、簡佑任,分別為展覽量身訂做參展作品。

蔡玉庭以白膠作為創作媒介,材質連結藝術家的情感、兒時記憶與對生活的敏感。(記者方金媛/攝影)蔡玉庭以白膠作為創作媒介,材質連結藝術家的情感、兒時記憶與對生活的敏感。(記者方金媛/攝影)

簡佑任表示,他選用水泥作為現地創作的材質,以一週時間完成太魯閣地景,引導孩童藉由觸摸作品水泥肌理,學習以藝術的角度思考人類與自然的關係。

廖敏君說,透過收集來的物件轉化為祈念,以碳纖維、白蠟、環氧樹酯等材料在作品中封存她對於貓咪的情感和記憶。

這次展覽並融合藝術與設計,任教實踐大學時尚設計學系的周益弘與其設計師團隊范修齊、賴俊辰、魏子淵以及周采丰,思考著如何以在地元素萃取時尚美學風格,以不同的材質呈現設計師對於臺灣本土文化的記憶。

展覽名稱:材料「長」這樣,藝術「展」那樣-藝術家的點石成金術

展覽日期:109年7月11日~110年8月29日

展覽地點:高雄市立兒童美術館202展覽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