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焦點

司改國是會議3周年 民團:多項議題停滯不前

民間司改會董事長林永頌8日表示,政府只重視如《國民法官法》等少數指標法案的推動,對更多攸關人民福祉的司改議題,卻停滯不前。(記者袁世鋼/翻攝)
民間司改會董事長林永頌8日表示,政府只重視如《國民法官法》等少數指標法案的推動,對更多攸關人民福祉的司改議題,卻停滯不前。(記者袁世鋼/翻攝)

【記者袁世鋼/臺北報導】司改國是會議自2017年8月落幕後迄今已滿3年,但民間司改會8日召開記者會指出,政府只重視《國民法官法》等少數指標性法案的推動,對於法院審理效率、冤案特別救濟制度(CCRC)、司法科學政策等更多攸關人民福祉的司法議題卻停滯不前;「偵查不公開」也形同虛設。

司改會董事長林永頌表示,總統蔡英文在第一任任期內共召開了5次司改進度半年報,洋洋灑灑列出司改國是會議的87大決議、303個子決議的執行情況,實際上卻不知道施政重點為何,因此也導致原應於8月12日召開的第6次半年報難產,使司改彷彿在大海中迷航的艦隊,急需導航回歸正確方向。

林永頌指出,人民覺得司法的審理效率很慢,當一個案子進入司法程序後不知何時才能結束,光是一個審級可能就會拖很久,原因之一在於每年8、9月間的法官輪調,這樣的行政程序造成很多案件拖延;且許多案子一再發回更審,遲遲不能結束,這樣的事情行之多年,完全沒有站在人民的立場思考。

司改會偵查不公開小組律師吳政緯表示,刑事訴訟法中有明定偵查不公開原則,但近來立委涉賄案、「館長」陳之漢遭槍擊案都讓人覺得「偵查很公開」,不僅侵害當事人權利,也難免加深有罪心證,違反無罪推定原則。律師張安婷則建議,偵查不公開檢討報告的格式應有統一規定和標準,否則外界根本不清楚檢討內容,更無從監督。

臺大法醫學教授李俊億則指出,刑訴鑑定制度的修正草案,也亟待行政院加速審議;至於設立國家級司法科學組織,整合資源推動司法科學政策、建立證物保管及鑑定規範、機構與人員認證,目前皆全無進度。

林永頌也提到,白話司法文書、公開律師市場資訊、冤案特別救濟制度等各項司改議題皆尚未提出草案;而臺灣司法造成一定比例的冤案,也與證據法則不清楚有關。此外,司法院雖推動行政訴訟金字塔制度,但僅限制上訴門檻,卻沒有堅強的事實審,使審判品質改善程度有限。他呼籲,司法部門盡速回應民眾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