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 台中

臺荷攜手推「水文資」保存 今昔水文展登場

水文展臺灣案例,包括曾文溪流域水環境變遷、桃園台地埤圳與石門水庫、臺中市綠川圳路變遷及鰲鼓溼地森林園區。(記者黃玉燕/攝影)
水文展臺灣案例,包括曾文溪流域水環境變遷、桃園台地埤圳與石門水庫、臺中市綠川圳路變遷及鰲鼓溼地森林園區。(記者黃玉燕/攝影)

【記者黃玉燕/臺中報導】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自2017年起,與ICOMOS荷蘭國家委員會攜手合作,推展「水文化資產」保存工作,支持2019水文化國際研討會等國際交流,協助催生ICOMOS Water and Heritage國際科學委員會。「水文流變-臺荷水文分享與前瞻」文件展,自27日起在文化資產園區雅堂館展出,透過豐富的圖資文件策展,呈現水文化資產對人類今昔生活的重要性與意涵,展期至明年1月26日。

「水文流變-臺荷水文分享與前瞻」文件展,自27日起在文化資產園區雅堂館展出,展期至明年1月26日。「水文流變-臺荷水文分享與前瞻」文件展,自27日起在文化資產園區雅堂館展出,展期至明年1月26日。(記者黃玉燕/攝影)

27日開幕記者會,文化部次長蕭宗煌、荷蘭在台代表處代表譚敬南、臺中市政府水利局主任秘書林志鴻、雲林科技大學教授林崇熙等出席見證。蕭宗煌表示,本次文件展以臺灣與荷蘭水文化資產的歷史脈絡發展為策展主軸;由文化資產局啟動先期規劃,邀集荷蘭國家文化資產保存局(RCE)、ICOMOS荷蘭國家委員會、荷蘭在台辦事處及臺灣歷史博物館的協助,促成臺荷雙邊合作辦理的國際經驗,進行跨文化、水利領域的連結;不但揭示水文化資產的重要性,也增加區域及國際對水文化資產保存與活用的理解,希望成為推動國際水文化保護的示範案例。

水文展荷蘭案例,涵蓋諾德瓦德、水車磨坊、聖詹斯貝克河再生及須德海-愛塞湖-烏斯特·發德斯·普拉森等。水文展荷蘭案例,涵蓋諾德瓦德、水車磨坊、聖詹斯貝克河再生及須德海-愛塞湖-烏斯特·發德斯·普拉森等。(記者黃玉燕/攝影)

文化資產局長施國隆說明展覽雙方珍貴案例,以「安時處順」、「豐饒得方」、「康健有道」、「順天返璞」四大主題策展,臺灣案例包括曾文溪流域水環境變遷、桃園台地埤圳與石門水庫、臺中市綠川圳路變遷及鰲鼓溼地森林園區。荷蘭案例涵蓋諾德瓦德、水車磨坊、聖詹斯貝克河再生及須德海-愛塞湖-烏斯特·發德斯·普拉森等。

施國隆表示,希望藉由主題式對話,梳理各自「與水共生」的文化足跡,引導觀展者感受水文化資產保存與傳承的價值,思考區域對在地治水經驗的重視;並從過往經驗智慧中,擷取防範未來風險挑戰的線索,以及面對未來極端氣候的解決方案。

文資局表示,展覽期間有6場主題講座,提供關於水文化資產保存、活化知識之延伸學習及知識分享。透過展覽與講座開啟跨界之間的對話、瞭解與共學發展,報名:https://reurl.cc/N6NLb5

圖中臺中綠川百年水文發展,說明過去蜿蜒河川被導向為45度走向的水流,河道設計師為英國籍工程師,主要為治理當時的瘟疫,透過全天的日照,希望有效消滅疾病。圖中臺中綠川百年水文發展,說明過去蜿蜒河川被導向為45度走向的水流,河道設計師為英國籍工程師,主要為治理當時的瘟疫,透過全天的日照,希望有效消滅疾病。(記者黃玉燕/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