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 雲嘉屏

嘉義

北園國小體驗插秧種稻課程

大合照。(記者李擷瓔/攝影)
大合照。(記者李擷瓔/攝影)

【記者李擷瓔/嘉義報導】不畏寒害,水稻一期作提前於學期末插秧,嘉義市北園國小日前進行插秧、種稻體驗課程。本次活動以「攜手童心,雉童稻禾」為題,市長黃敏惠與貴賓及北園4至6年級學生,依指導老師的解說後,將分配到的秧苗,種植在這一畝田內,後續由在地農民到校做最後的修飾。

貴賓近照。貴賓近照。(記者李擷瓔/攝影)

插秧種稻體驗課程是結合在地產業特色,發展出獨特的稻香北園校訂課程,透過課程的發展,引導學生認識種稻的前置作業,要先培養秧苗,水田放水等工作;插秧後的照料處理,今年寒流特別發威,所以照料工作需更加的小心呵護。

市長黃敏惠給學生的勉勵。市長黃敏惠給學生的勉勵。(記者李擷瓔/攝影)

插秧種稻體驗課程是結合在地產業特色,發展出獨特的稻香北園校訂課程,透過課程的發展,引導學生認識種稻的前置作業,要先培養秧苗,水田放水等工作;插秧後的照料處理,今年寒流特別發威,所以照料工作需更加的小心呵護。

祭天儀式代表用敬重的心,向天地感恩。祭天儀式代表用敬重的心,向天地感恩。(記者李擷瓔/攝影)

黃敏惠說,透過這樣的環境教育課程,讓孩子學習感恩,這樣感恩的心就是教育的精神;北園國小旁邊有水資源中心,讓孩子了解到這是文明進步的城市必要的設施,所有的孩子了解之後,才會對環境保護更加珍惜,期待孩子們對環境都有永續的觀念,未來才會更加美好。

市長黃敏惠(右2)與北園國小校長吳長穎(左2)也參與種稻。市長黃敏惠(右2)與北園國小校長吳長穎(左2)也參與種稻。(記者李擷瓔/攝影)

整齊的挿秧畫面。(記者李擷瓔/攝影)整齊的挿秧畫面。(記者李擷瓔/攝影)

北園國小校長吳長頴表示,之前學長姐是在校外學習種稻,直到106年學校改建工程完畢,就在校內建置一畝田,讓孩子可以體驗種稻、觀察稻子生長。進一步讓大家體會到農夫的辛勞,粒粒皆辛苦,所以我們要好好愛惜食物;今天的課程目的在體驗、探索及實作,並且強調永續、思辨,讓我們學習如何愛護資源,使地球環境更加美好。

手持秧苗合照。手持秧苗合照。(記者李擷瓔/攝影)

教育處表示,北園國小是一所小而美的學校,積極結合在地產業特色及社區資源,發展出獨特的體驗課程。本次活動透過種稻的體驗活動落實校訂課程,除此之外,亦充分結合社區資源,不僅有嘉義市農會四健會提供的「稻米小學堂」,更有嘉義市水資源中心的「家庭汙水處理」主題教學課程,讓學生於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體驗不同的課程,幫助學生更加了解社區資源環境及認識在地產業文化。◇

市長黃敏惠(左)與北園國小小市長泥腳合照。市長黃敏惠(左)與北園國小小市長泥腳合照。(記者李擷瓔/攝影)
媒體聯訪,(左2起)北園國小家長會長黃鎮岳、北園國小校長吳長穎、市長黃敏惠、市議員陳家平及西區里長聯誼會會長李振煌。媒體聯訪,(左2起)北園國小家長會長黃鎮岳、北園國小校長吳長穎、市長黃敏惠、市議員陳家平及西區里長聯誼會會長李振煌。(記者李擷瓔/攝影)
北園國小雞舍內掛上〈天烏烏〉的台灣童謠。及〈搖嬰仔歌〉娓娓的訴說著關愛和希望雞隻長大。北園國小雞舍內掛上〈天烏烏〉的台灣童謠。及〈搖嬰仔歌〉娓娓的訴說著關愛和希望雞隻長大。(記者李擷瓔/攝影)
小兵雞舍是由北園國小學長姐合力打造的。小兵雞舍是由北園國小學長姐合力打造的。(記者李擷瓔/攝影)
同一隻母雞生的蛋。同一隻母雞生的蛋。(記者李擷瓔/攝影)
學生與貴賓體驗挿秧,後續由在地農民到校做最後的修飾。學生與貴賓體驗挿秧,後續由在地農民到校做最後的修飾。(記者李擷瓔/攝影)
北園國小志工團與用汽球手造的稻草人合照。北園國小志工團與用汽球手造的稻草人合照。(記者李擷瓔/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