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 桃園

身心俱疲 怎麼紓解「壓力源」?

對人們產生壓力的事物和處境是「壓力源」,壓力源會引發不同的壓力反應,並在生理、心理、認知、情緒等方面表現出來。(123RF)
對人們產生壓力的事物和處境是「壓力源」,壓力源會引發不同的壓力反應,並在生理、心理、認知、情緒等方面表現出來。(123RF)

文/記者徐乃義
壓力過大,可能對身心健康產生急性與慢性影響,進而誘發身體或精神的疾病。抗壓保養的方法有:常做運動、均衡飲食、適當休息、聯絡朋友,心情上抒發情緒、學會放鬆、放下執著、學習樂觀,都是擺脫壓力的一種方式。

依據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的定義,所謂壓力(stress)是個人對內在或外在環境的刺激生理或心理反應,壓力也可能是受到刺激後無法解決時的反應,或是一般心理調適的過程。在日常生活中,來自刺激、反應與過程的3個面向,身心所承受的負荷或消耗,都可視為壓力。

臺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精神科初景文醫師說,適當的壓力或可提高個人的警覺性,促使其能用心思考,謹慎行事,從而有較好的表現;過度的壓力則會使人困擾、沮喪或氣餒,以致失去自控能力,影響身心的健康。

對人們產生壓力的事物和處境是「壓力源」,壓力源會引發不同的壓力反應,並在生理、心理、認知、情緒等方面表現出來。

壓力如未能適時調整或釋放,除了會造成心理、生理與行為的改變,長期累積下來的精神壓力有可能引發如憂鬱症、恐懼症、焦慮症、強迫症等精神疾病。

常見的壓力源有以下4種

1.「社會環境」因素:經濟衰退、政局不穩

2.「自然環境」因素:噪音、擁擠、汙染、流行疾病

3.「工作」因素:失業、工作繁重、同事相處不佳

4.「個人生活」因素:失戀、家人意外變故、久病未癒。

初景文說,通常壓力源是客觀的事實,而焦慮不安的情緒則是主觀的苦惱。來自壓力源的客觀事實,讓人產生主觀的感受之後,想像出來的恐懼、自責、焦躁等形成「苦惱」的情緒,而想像又可能無限擴大,造成負面情緒越來越難釋懷,以致感覺身心俱疲。

伴隨日復一日的工作、學習或與人相處,幾乎每個人都會感受到來自各方面的壓力,而這種壓力或多或少都會使人感到焦慮;焦慮是由緊張、焦躁、憂慮、擔心和恐懼等感受交織而成的一種複雜情緒的反應。

北榮桃園分院院長盧星華表示,在當前的疫情肆虐環境下,壓力源不斷地放大增強,某些人的焦慮情形也難免愈趨嚴重。

很多因壓力導致焦慮而產生疾患的人,不知道自己生病了,常誤以為只是壓力大而比較容易緊張,若未能及時尋求專業協助或就醫治療緩解,病情嚴重時,甚至有危及生命的可能,提醒民眾絕對不能輕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