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 要聞

擱置歐中協定 歐盟向印度招手

圖為庫卡的機器設備。(TOBIAS SCHWARZ/AFP via Getty Images)
圖為庫卡的機器設備。(TOBIAS SCHWARZ/AFP via Getty Images)
【記者賴意晴/臺北報導】歐盟最高貿易官員週二(4日)表示,鑒於歐中雙方在針鋒相對的制裁後外交關係惡化,歐盟「在政治上」暫停推動歐中投資協定。與此同時,歐盟將與能制衡中共的東亞大國印度重啟自由貿易協商。

歐盟執委會週二表示,由於歐盟與中共互相制裁,雙方外交關係惡化,爭取批准「歐中全面投資協定」的行動在某種程度上「已經中止」。歐盟執委會副主席杜姆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告訴法新社:「我們目前在某種意義上,已中止歐盟執委會的政治接觸活動。」

杜姆布羅夫斯基斯說,「顯而易見的,歐盟與中國(共)互相制裁,包括中方制裁歐洲議會議員,目前的情況不利於批准這項協定。」此前已有歐洲議會議員矢言,絕不讓歐中協定通過。

歐盟貿易總署發言人費瑞(Miriam Garcia Ferrer)週三(5日)以電子郵件告訴中央社,目前並未停止法律審查及文字翻譯等技術準備工作,但是當前中共針對歐洲的報復性制裁,令人無法接受及遺憾。她強調,歐中協定批准的前景,取決於歐中情勢的發展。

美國媒體《政客》(Politico)解讀,歐中協定已經「結冰」,雖然歐盟面臨德國要求完成協定的壓力,而且傳統上他們會捍衛這項去年達成的協定,但是杜姆布羅夫斯基斯的話是顯示「歐盟執委會現在也認為雙方政治氣候急劇惡化,迄今最明確的跡象 」。

歐盟和印度將重啟自貿協商

與此同時,有消息指出,歐盟與印度預計重啟自由貿易協商。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本週稍早與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討論有關恢復貿易談判的議題,兩人預計週六(8日)和歐洲理事會主席及德國總理一同舉行線上會議。

根據路透社取得的聲明草案,歐盟和印度將同意重啟2013年以來便陷入停滯的自由貿易協商。歐洲議會2020年的研究顯示,與印度達成貿易協定能為歐盟帶來高達85億歐元(約新臺幣2,899億元)的潛在利益。脫離歐盟的英國也預計在今年啟動與印度的貿易談判。

根據草案,雙方將尋求農產品、交通、能源和數位等領域的合作;聲明中也表示,雙方的夥伴關係將促進「透明、可行、包容、永續、全面且遵循規則的聯繫」。

報導指出,這項聲明被認為是針對中共的間接批評,近年因中資湧入,導致部分中亞和巴爾幹國家債務急升;此外,全球兩大經濟體的合作,也被認為是足以抗衡中共的聯盟。

中資併購取科技 歐盟立法防堵

近年來,越來越多歐盟國家擔心中資企業在中共主導下,利用政府提供的豐厚補貼,透過併購取得歐洲尖端技術,或是打擊歐洲的競爭者。例如中國家電大廠美的集團2016年併購德國機器人大廠庫卡(Kuka),當時就引發技術外流疑慮。

根據《南德日報》4日獲得的一份長達63頁的法律草案,歐盟執委會將在5日建議立法,阻止獲政府補貼的外國企業併購歐盟企業或參與歐盟的公開招標。儘管條文沒有直接點名中國,只在註腳和說明提到中國,但顯然是針對中資企業而來。

報導指出,主管競爭的歐盟執委維斯塔哲(Margrethe Vestager)推動此案的時間點,正值歐中因人權問題關係急轉直下之際。

這項新法案將填補現階段法律的漏洞,目前只有歐盟政府給予補貼的企業,才能允許歐盟執委會介入監督,但非歐洲國家政府的補貼也可能導致不公平的優勢,像是中共國營企業資助歐洲企業時,就削弱了本地其他企業的競爭力。

歐盟27個會員國中,有18國透過國內法限制外資併購能源、高科技等產業,歐盟這部新法針對的是外國政府的補貼,將與各國審查機制相輔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