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陸經濟產值越高省分 債務越多

疫情過後,為擴大復甦國內經濟,美、中兩國皆擴大基礎建設。圖為中國的高鐵。( GREG BAKER/AFP via Getty Images)
疫情過後,為擴大復甦國內經濟,美、中兩國皆擴大基礎建設。圖為中國的高鐵。( GREG BAKER/AFP via Getty Images)

【記者張原彰/綜合報導】疫情過後,為擴大復甦國內經濟,美、中兩國皆擴大基礎建設。不過,中國長年有地方債的償債壓力過大的問題,如今也因基建計畫,讓地方債問題惡化,據統計,中國的31個省分中,只有8個省的財政平衡率超過50%。另外,9日在浙江紹興市的基建工程傳出嚴重意外,橋梁發生坍塌並掉入河中。

美中兩國皆不約而同在疫後提出擴大基礎建設計畫,拜登政府計畫實施預算規模超過2億美元的大基建計畫,拜登更直言,這是自2戰以來,美國最大的一筆投資。

中共則是在去年十四五計畫草案裡,明確提出「新基建」的概念,在2021~2025年間的預算規模達到10.6兆人民幣。

不過,中國的基建計畫,在近期傳出多項隱憂,首先是多年未解決的地方債問題,恐進一步惡化。據微信公眾號城市進化論的報導,從中國國債協會、中誠信國際信評共同發布的「中國地方政府債券發展報告(2021)」裡可得知,截至2020年6月止,中國31個省的地方債狀況並不樂觀。

報導指出,中國GDP前3名的經濟大省江蘇、山東、廣東,卻也是地方債存量最多的省分。截至6月止,江蘇發債規模已達2458.71億元,已近2019年全年水準;廣東發債規模則為2812.10億元,已經超過2019年全年,更是全中國發債最多的省份。

即使經濟排名居後的省份,發債速度也沒有跟著慢下來,雲南同期發債規模達到1376.67億元,成長超過1 倍;福建、內蒙古、吉林和西藏增速也超過50%。

基礎建設計畫是發債規模擴大的原因,報導指出,廣東新增的專項債中,交通基礎設施占37.90%,其次是生態環保項目,占31.13%;山東省關於資訊基建的專項債發行規模為668億元,是全中國最高。

報導提出警訊,地方債正在增加城市的債務風險,而中國僅8個省分的財政平衡率超過50%,意即多數處在財政不平衡的風險之中。而根據2019年的統計,有27個地方政府的財政困難指數超過50%,其中包括:廣東和山東。

報導引述中國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表示,這是一個危險的財政現象,2021年債務率持續成長仍令人擔憂。

另外,中共強推基礎建設計畫,傳出工安意外。浙江紹興市正在進行當地有史以來最大的基礎設施項目——杭紹台高速公路,全長約162.3公里,總投資約人民幣368.4億元。

其中,杭甬運河拱橋段在8日發生局部橋面垮塌掉入河中,一輛吊車遭到掩埋。杭甬運河拱橋屬於杭紹台高速公路的紹興城區段,該段共28公里,原本預計在6月底完工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