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台積電伸援手 增六成車用晶片產量

圖為台積電製造的晶片。(STR/AFP via Getty Images)
圖為台積電製造的晶片。(STR/AFP via Getty Images)

【記者張原彰/臺北報導】美國商務部在20日再辦半導體視訊峰會,臺廠台積電受邀出席,與美國政府、汽車廠與半導體夥伴、競爭者共同探討晶片短缺的問題。而台積電在會後「端牛肉」,發出聲明表示,將提高車用晶片的微控制器(MCU)產量,較去年提高60%。學者分析,MCU屬於成熟製程,以8吋廠為主,不至於排擠到5G、高效能運算的12吋廠先進製程。

美國政府二度召開半導體視訊峰會,台積電兩次都有受邀,首次在4月13日,當時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在會後受訪時特別提到亞利桑那州鳳凰城興建5奈米廠的計畫,「有信心會成功。」

第二次峰會在5月20日召開,據外界推測,與首次相較,這次峰會探討半導體斷缺的短期解決方案。台積電也在會後特別發出聲明,

指出為了支援全球汽車產業,已經採取了前所未有的行動。

台積電強調,已經重新調度其他產業客戶的產能,這些客戶因數位轉型加速的進行,正承受著強勁需求壓力。

具體調整方案,台積電把2021年MCU的產量大幅度提升,將較2020年提升60 %,較2019年疫情大流行前的水準提升30%,並將持續與汽車供應鏈合作,以解決當前的晶片短缺問題。

台積電表示,未來也會通過現代化Just-in-Time供應鏈管理,並在這個複雜的供應鏈中提高需求可見度,應較能避免未來出現這類供應短缺的現象。

台積電通過調度產能,增加MCU的產量,由於台積電的產能利用率處在接近滿載的狀況,這是否意味將排擠到其他產能。臺灣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劉佩真受訪時指出,MCU屬於成熟製程,以8吋廠為主,而先進製程則以12吋廠負責,因此增加MCU對5G、高效能的影響不大,不過,消費性、物聯網等相關晶片的產能,則可能受到排擠。不過,實際情況還是要看產能怎麼分布,而台積電的8吋廠產能是全球第一,這也是美國選擇請台積電幫忙的原因。

劉佩真說,這次台積電選擇增加MCU產能,主要是解決車用晶片荒,特別是全球幾大MCU廠主要集中在歐美,包括:歐洲的英飛凌、義法半導體、荷蘭恩智浦與瑞薩等,且之前的德州大雪與日本強震都影響到產能,美方評估供貨不如預期,增加的速度不夠快,因此請台積電幫忙協助。

劉佩真說,歐美廠商在擴產速度有限,主要是因為8吋廠的設備不容易取得,二手設備也很搶手,而直接請台積電幫忙是比較快且有效率的做法,長年以來,臺灣廠商的供應速度,確實也比歐美來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