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副刊 縱橫職場

想創業卻舉步維艱?馬斯克的成功要訣

SpaceX創辦人埃隆·馬斯克(Elon Musk)資料照。(Britta Pedersen-Pool/Getty Images)
SpaceX創辦人埃隆·馬斯克(Elon Musk)資料照。(Britta Pedersen-Pool/Getty Images)

文/季言寧
逆境總是出其不意降臨,淬鍊人的心智,儘管痛苦難堪,卻往往能使生命更豐富、精采。

在馬斯克戲劇般的人生旅程中,更是淋漓盡致展現了擁抱逆境的膽識與智慧,一次次的化危機為轉機,最終成為家喻戶曉的大企業家。

被迫離開身居要職的Paypal之後,馬斯克不以為忤,反而保持一貫的積極自信,重新思索自己的熱忱所在;確立方向之後便迅速採取行動,於是SpaceX便理所當然的誕生了。憑藉著對太空的好奇與熱愛,他以看似極其瘋狂又不切實際的理念創立SpaceX:渴望人類能飛上火星。在找尋過去的相關紀錄與計畫而無果之後,他便以無畏的姿態,開闢一條從未有人踏足的創業路。

而在這個新創產業蓬勃發展的世代裡,自主創業儼然成了一股潮流。如果你也正為此而奮鬥,不妨一同來看看馬斯克是以什麼心態與作為,在荊棘滿布的創業路上一路前行。

創業始於解決問題,非產品

馬斯克起初只打算直接購置火箭,無奈在接連拜訪俄羅斯時,卻遭受惡意抬價。面對無理的對待,馬斯克決定換個方式取得火箭——自己建造。

雖然懷抱看似不切實際的想法,馬斯克的計畫一點也不好高騖遠。而事實也證明,他們做到了。面對創業初期的挫折,馬斯克以靈活改變計畫的方式應對,也因此讓他獲得巨大的成功。

創業初期最關鍵的,就是擁有具競爭力的產品,大多數的創業者皆聚焦於此。這裡並不是說所有的產品都要自己製造,而是思維的基點上,解決問題比產品更關鍵。從解決問題的角度思考,更容易判斷是否應自己製造產品,畢竟自己製造是另一個需承擔的風險。

SpaceX飛龍號太空船。本圖像由NASA提供。(Shutterstock)SpaceX飛龍號太空船。本圖像由NASA提供。(Shutterstock)

做足功課

然而想成功建造火箭,相關的專業知識是不可或缺的,馬斯克亦深諳此道。因此儘管已經擁有了經濟與物理雙學位,他仍以初學者的態度,再一次投入這個全新的領域,從早期的技術手冊開始,到所有火箭製造需要了解的相關書籍,他幾乎都不遺漏。一步步深入學習所有著作後,再研究建造火箭失敗的案例,了解未來應避免犯下的錯誤,同時融會貫通相關領域。

馬斯克以滿腔熱忱,勾勒出夢想的藍圖,看似如此遙不可及,他卻還是以勤奮積極的態度,吸收一切所需的新知,付出加倍的努力做足功課,慢慢搭建出通往理想的橋梁。

面對挑戰

這場太空夢想的圓夢初期,馬斯克原本計畫透過募資的方式,與美國太空總署(NASA)合作。但往往計畫總趕不上變化,在專業領域涉獵越來越深入之後,他看見資金以外的潛在問題,同時意識到,一味將所有希望投注於NASA,無法達成登上火星的目標,於是SpaceX的新計畫悄然而生。他以不同知識背景的觀點發現問題所在,同時結合已經具備的專業知識理論,讓接下來每一步都非常具體。

同時,馬斯克也為了尋找一同奮鬥的夥伴而努力,在與專業工程師們的會議裡,他直接了當描述自己的想法,卻也意料之中的,聽到不少冷嘲熱諷,頂著不被看好的壓力,他依然不放棄尋覓理念一致的人,最終他也成功了。

每一道創舉的背後都是無數艱辛付出與強韌毅力才能完成,馬斯克的初期經歷更是如此,連專業工程師們都不願相信的夢想,無可避免受到大部分人的嘲弄。但他總是能在艱鉅挑戰的洗禮之中,一步步成長,以堅定的信念向未知的未來前行,如同樹苗必須忍受風吹雨打,才能成長茁壯成參天大樹,馬斯克亦不曾向逆境低頭,反而讓每一次挑戰成為逐步前行的養分。

員工共有公司

馬斯克不認為緊抓公司擁有權有任何意義,相反的,當所有人都成為主人翁時,就能以不同立場,思索每一個行動對公司運作的意義。員工們是獨立個體但也能是一個整體,有了為公司一同奮鬥的向心力之後,資金的運用更充分,工作態度也將更加嚴謹,建立起這樣的風氣對於長遠發展,肯定能收獲好的效果。事實也證明,這樣的公司營運方式能有效節省更多資金,也讓馬斯克的計畫更順利向前推動。

可以見得,在創業路上,專業理論固然重要,公司管理方式也不能馬虎,畢竟單靠馬斯克一個人的力量,絕無法實現如此驚人的壯舉,過程中每一位參與者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而能完美凝聚成員向心力的運作方式,才能創造最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