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焦點

本土+37 陳時中:夜市須人流管制

北市4日持續加強市場分流管制。(中央社)
北市4日持續加強市場分流管制。(中央社)

【記者賴玟茹/臺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4日公布,國內新增39例確診病例,分別為37例本土及2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新增2例死亡。近日陸續有夜市重啟營業,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4日重申,各市場、夜市三級警戒期間僅提供外帶或外送,並應有容留人數的總量管制,每2.25平方公尺面積只能容納1人。

陳時中表示,這週跟上週相比,車流量增加3%~5%,另有1、2個市場車流量則增加7%~8%,人流有稍微增加,但還沒有到失控地步,仍呼籲三級警戒期間,市場應減少出入口,確實執行實聯制措施,鼓勵導入智能人流管制,及身分證尾數的分流管制。

市場、夜市  每2.25平方公尺限1人

另外,市場、夜市應進行容留人數的總量管制,陳時中表示,以後會強烈規定,每人至少維持1.5公尺社交距離,也就是每2.25平方公尺面積,只能容納一個人,若以占地9千平方公尺的夜市、市場為例,每小時最多可開放2千人入場,至於排隊熱區,應貼上膠條拉出社交距離,強制人車分流,民眾到夜市也應一次買足,減少不必要的逗留時間。

陳時中強調,這都是原來的規定,沒有禁止大家去市場、夜市,本來就可以去,但因應疫情關閉一些市場,開放也不是說完全就開了,餐飲不能內用、試吃,及邊走邊吃,同時要進行人流管制,希望大家務必遵守。

因應環南市場群聚 持續設篩檢站

對於近日臺北環南市場的群聚感染事件,陳時中說明,4日新增3位陽性確診,5日將持續設立篩檢站,希望繼續篩出周邊潛在病例。

陳時中表示,大致上外圍的篩檢比想像中來的好,相對確診數沒那麼多,「是比較好的現象」,能慢慢阻斷傳播鏈,最重要是將這幾天發現的確診個案匡列、確實隔離,疫情就能走向比較好的方向

對於環南市場確診41例,陳時中表示,接觸者匡列數187名、居家隔離人數182名,前進指揮所認為,還需要進一步將疫調做的更清楚,環南市場在7月3日針對787位鄰近家禽、家畜市場其周邊民眾進行篩檢,當中有3位確診,也已開始啟動疫調。

至於確診熱區北農一市,陳時中說,將會進行擴大匡列、隔離消毒,並安排工作人員再次採檢,也就是說匡列需要更清楚、明白,不要有遺漏,北農一市7月2日、3日總計篩檢3,140人,其中12人陽性,對於北農一市富民街及民眾篩檢,目前沒有陽性個案。

據傳聞有北農攤商稱「派代表隔離」就好,陳時中表示,絕對不允許,根據《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相關人士有配合防疫的義務,否則將有罰則。

「解隔單」可當康復證明

國內解隔離人數已破萬名,在無法取得陰性證明,及施打疫苗的情況下,指揮中心4日表示,持「解隔單」能作為康復證明書,若有不公平待遇情況,經查證屬實,可處新臺幣1萬至15萬元罰鍰。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解隔離其實就是康復,但民眾在返回工作崗位、就醫、安養等情形下,卻有遭拒的狀況,許多單位設下必須出示檢驗陰性證明等限制。

羅一鈞指出,確診者即便康復,後續PCR檢測仍都會有陰陰陽陽的情況,甚至可能長達3至4個月以上,事實上很難取得陰性證明。

為了解套,證明康復的確診者已不具傳染力,羅一鈞表示,地方衛生局會在解隔離後1至2天內,開立「解除隔離治療通知書」,簡稱「解隔單」,持解隔單就能作為康復證明書,代替檢驗陰性證明,不管有沒有篩檢,都能證明已不具傳染力。

新增個案  北市18例最多

4日新增37例本土病例,個案分布以臺北市18例最多,其次為新北市11例、桃園市及彰化縣各3例、宜蘭縣2例;其中16例為已知感染源、3例關聯不明、18例調查中,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