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兩岸 港澳

港人製迷你傳統花牌 致謝臺灣醫護

陳聲工作室繼去年舉辦迷你花牌贈香港醫護人員活動後,今年計畫再送祝福給臺灣醫護。(記者陳仲明/攝影)
陳聲工作室繼去年舉辦迷你花牌贈香港醫護人員活動後,今年計畫再送祝福給臺灣醫護。(記者陳仲明/攝影)

文/曾蓮
經過一個月密鑼緊鼓的籌備,200個港式迷你花牌在義工的協助下製作完成,即將帶著心意啟程送給臺灣的醫護人員。香港獨有的大型花牌常常出現在各類節慶、新張誌慶、婚嫁活動中,由陳聲工作室首創的迷你花牌,將花牌工藝融入大眾生活,把花牌的祝福帶到家家戶戶,站在前線的醫護人員更是大家牽掛的對象。負責人陳聲形容,當花牌製作活動發起時,來自全港各行業的義工可說是「一呼百應」,都願意用雙手做一份心意,送到臺灣。

繼去年成功舉辦迷你花牌贈香港醫護人員活動後,今年陳聲工作室計劃再送祝福,把心意帶給臺灣醫護,為他們疫情下的付出表達感謝,向他們打氣。陳聲分享,港式花牌是香港獨有的工藝文化,「臺灣人跟香港人一定是心連心的了,現在疫情期間不能飛臺灣旅行,我們更想將這分心意直接送到臺灣。」雖然香港也在經歷疫情,在「限聚令」仍實施的當下,義工需要分批前來製作花牌,也是這次製作花牌的難度之一,但大家依然克服困難,完成製作。

繼去年迷你花牌贈香港醫護人員活動成功舉辦後,今年陳聲工作室計劃再送祝福,把心意帶給台灣醫護。繼去年迷你花牌贈香港醫護人員活動成功舉辦後,今年陳聲工作室計劃再送祝福,把心意帶給台灣醫護。(記者陳仲明/攝影)
陳聲工作室創辦人陳聲介紹,港式花牌在婚禮、節慶喜事、新店開張、就職等等都會用到。陳聲工作室創辦人陳聲介紹,港式花牌在婚禮、節慶喜事、新店開張、就職等等都會用到。(記者陳仲明/攝影)

特色港式花牌文化

陳聲提到:「一講起花牌,有華人的地方都有,但不同地方對花牌的理解不同。」對比臺灣與香港的花牌,他觀察到,臺灣的花牌布滿了鮮花,主要功用是傳統習俗活動、祭祀、帛事等;但港式花牌不同,婚禮、節慶喜事、新店開張、就職等都會用到,花牌製作更揉合了紮作、書法、繪畫及竹棚工藝,是一種獨具特色的文化。

據資深花牌師傅蔡榮基描述,港式花牌的歷史起源可追溯至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或以前,在五十至八十年代期間進入全盛時期。最初的花牌是用真花作為裝飾,之後使用紙花,後來發展為耐用的銻花;花牌標題以往使用棉花字鋪砌,後因棉花難尋,加上工序需時長,後來改為手寫大字,如今則轉用打印字型後,再以色油填描;在花牌龍柱上,一般會有龍、鳳、麒麟等瑞獸圖案,寓意吉祥。

傳統港式花牌於2014年被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屬於紮作技藝的一種,用作裝飾和宣傳通告。陳聲對此工藝欣賞有加,跟師傅學習工藝之餘,亦積極創新,思考將其濃縮成迷你花牌。他設計出花牌材料包,傳統花牌有的元素一應俱全,做出的效果可與真實的大花牌媲美,不同的是原花牌上的銻花,在迷你花牌中以閃毛條替代。

陳聲對花牌工藝欣賞有加,跟師傅學習工藝之餘,亦積極創新,思考將其濃縮成迷你花牌。陳聲對花牌工藝欣賞有加,跟師傅學習工藝之餘,亦積極創新,思考將其濃縮成迷你花牌。(記者陳仲明/攝影)

人關心臺疫情 盼送祝福打氣

5月臺灣疫情突然變得嚴重,每天新增200~350個感染病例,還發生一些死亡病例,甚至有些醫院還爆發院內感染,令人擔憂。香港人知道臺灣的情況後,十分關注臺灣的疫情。陳聲過去常常到臺灣工作、旅行,很喜歡臺灣的風景、美食。疫情爆發後,他也十分記掛臺灣民眾的情況,了解到臺灣的疫情更是擔憂。他回想起去年3月在香港發起的送醫護人員花牌活動,於是和現已移民臺灣的香港護士Queenie商量,希望可以再次製作一批迷你港式花牌,贈送給臺灣醫護人員,將來自香港的祝福帶給他們。

行動派的陳聲立即籌備花牌工作坊,準備好花牌材料包,召集導師和義工。製作手工花牌有一系列的工序,對手工的能力也有一定要求,陳聲希望每一位義工除了參與手工製作,也能透過工作坊認識花牌的內涵,這樣製作出來的花牌會更有價值。6月初工作室在社交媒體發出通告後,義工名額迅速爆滿。陳聲說:「基本上是『一呼百應』,我們得到香港醫護界、各行各業的義工支持,在短短一個月,200個花牌就差不多完成了。」

陳聲形容當花牌製作活動發起時,來自全港各行業的義工可謂是「一呼百應」,都願意用自己的雙手做一份心意送到台灣。陳聲形容當花牌製作活動發起時,來自全港各行業的義工可謂是「一呼百應」,都願意用自己的雙手做一份心意送到台灣。(記者陳仲明/攝影)
花牌製作的義工們來自各行各業。花牌製作的義工們來自各行各業。(記者陳仲明/攝影)

Queenie去年曾擔任花牌製作義工,如今她身在臺灣,便聯繫臺灣香港協會。該協會旨在促進港裔臺灣人在臺之社群與網絡建立,協會將幫忙聯絡臺灣的醫院、醫護人員,成員將作為這次轉贈花牌的義工。

前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馬仲儀也參與今次的花牌製作,她負責最後一個裝盒的步驟。前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馬仲儀也參與今次的花牌製作,她負責最後一個裝盒的步驟。(記者陳仲明/攝影)

香港醫生送出對同業的祝福

前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馬仲儀去年收到迷你花牌的祝福,感到十分溫暖。今年聽聞計畫將花牌送給臺灣醫護人員,她十分願意支持。作為前線醫生,她更能體會醫護人員因疫情受到的壓力,「今次疫情來得很長,醫護人員除了工作辛苦之外,在不同方面都有不同的壓力,甚至有部份國家,對醫護人員有欺壓。大家除了對抗疫情之外,都應該深思一下,整件事帶來的道德問題。」

這次有機會參與花牌製作的最後一個步驟,她感到很有意義,可以讓臺灣認識香港的特色花牌。她想對臺灣醫護人員說:「每一次疫情都帶給大家措手不及,應對疫情的同事,或者照顧其他病人的同事都會受影響。希望臺灣醫護同工,雖然工作忙碌,最重要是注意自己的身心健康,這是一個長期的戰爭,一定要有一個健康身體和心靈,才可以應對每一日的工作!」

從事餐飲行業夫婦的Sky(右)和Sze今次參與送花牌活動,他們都非常關心台灣的疫情和醫護人員的工作情況。從事餐飲行業夫婦的Sky(右)和Sze今次參與送花牌活動,他們都非常關心台灣的疫情和醫護人員的工作情況。(記者陳仲明/攝影)

感恩醫護人員的付出

從事餐飲行業的Sky和Sze是一對夫婦,與臺灣之緣,源自他們曾經開過做芋圓的小店,他們非常熱愛臺灣的飲食文化。Sky在網上看到有做花牌送給臺灣醫護人員的活動,就興奮地邀請太太一起參加。過去在戲棚看到的大花牌,如今製作成迷你版,他們覺得新奇又有趣。他們都非常關心臺灣的疫情和醫護人員的工作情況,能擔任義工參與活動,將心意送到臺灣,倍感榮耀。

作為本次花牌工作坊導師的阿葉(左)和Sharon,不論在參與教學還是在製作花牌的過程中都學到很多。作為本次花牌工作坊導師的阿葉(左)和Sharon,不論在參與教學還是在製作花牌的過程中都學到很多。(記者陳仲明/攝影)

作為本次花牌工作坊導師的阿葉和Sharon,不論在參與教學還是在製作花牌的過程中都學到很多。阿葉表示,教班時每個人的手工進度、各人的想法不同,這是對導師的挑戰。Sharon分享,自己也有家人是醫護人員,作為家屬,她深深感受到醫護的不易,特別是疫情爆發嚴重時,家人需要長期隔離,對家人的擔心和牽掛,那種緊張的氣氛令她無法忘懷。去年曾參與花牌製作的她,今年能擔任導師,她感到幸運,也特別珍惜這次向醫護人員表達敬意的機會。

6年來,陳聲工作室致力於開設工作坊推廣花牌文化,鼓勵學員透過製作迷你花牌的過程了解香港獨有的工藝,讓花牌文化活在當下,變得更加普及。這次贈送花牌給醫護人員的活動,陳聲寄語:「我們香港希望透過今次活動,傳達一份香港人心意,臺灣醫護或在臺灣的香港人,我們是不離不棄的,大家互相支持的!希望很快可以自由通關,大家可以往來、見面,加深兩地的認識。」◇

六年來,陳聲工作室致力於開設工作坊推廣花牌文化,鼓勵學員透過製作迷你花牌的過程了解香港獨有的工藝。六年來,陳聲工作室致力於開設工作坊推廣花牌文化,鼓勵學員透過製作迷你花牌的過程了解香港獨有的工藝。(記者陳仲明/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