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 歷史文化

【民俗探源】拜月.賞月.吃月餅 文化源起各異

拜月、賞月、吃月餅等中秋節民俗,原來是從上古三代歷經宋代到明清,經過了幾千年才匯流而成,讓人珍惜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123RF)
拜月、賞月、吃月餅等中秋節民俗,原來是從上古三代歷經宋代到明清,經過了幾千年才匯流而成,讓人珍惜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123RF)

文/容乃加
中秋節是中華民俗中三大節日之一,拜月、賞月、吃月餅則是中秋節的常見民俗。然而,您知道嗎?這三種民俗原來並非同源,其起始甚至差距幾千年。

以下,一起了解中秋節關於「月」的節俗。

每年黃曆八月十五日即為中秋節。按照黃曆,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日又在「仲秋」之中,因此民間稱為「中秋」。

中秋節還有許多別稱:「八月節」、「八月半」;又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加上這一天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此夜,許多家庭會團聚一起仰望天空,欣賞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古人拜月 不因中秋節

秋季祭拜月亮,在中華民族文化中起源得很早,但不是因為「中秋節」。

我們從《周禮》中可以看到,上古夏、商、周三代,就有「秋天祭月之禮」,也稱「夕月」。

鄭玄注《周禮》云:「天子常春分朝日、秋分夕月」。上古三代以下直到清代,代代都傳承「秋分,夕月於西郊」的禮制與精神內涵;夕月之禮是祭祀天地的大禮之一,天子就在宮殿西郊祭祀月之神。秋分的禮制遠早於中秋節,中秋節祭拜月亮的源頭,就來自秋分拜月的古禮。

秋分夜,天子領群臣祭月於西郊。圖為北宋《大駕鹵簿圖書》局部,表現皇帝前往城南青城祭祀天地時的宏大場面。(公有領域)秋分夜,天子領群臣祭月於西郊。圖為北宋《大駕鹵簿圖書》局部,表現皇帝前往城南青城祭祀天地時的宏大場面。(公有領域)

秋分為什麼要拜月?《大唐郊祀錄》卷六的《四言詩》可以作為參考解答:「月以陰德,自西而生。積水之氣,作金之精。麗天成像,配日為明。」就是說,月是陰德的代表,而秋分則是一年之中陽消陰長的轉折點,所以在這關鍵的一夜舉行祭祀月神的大禮。由此可見拜月表現的是敬慎天道的態度。(秋分日正是秋天的中點,是名副其實的「中秋」,不過不一定逢十五月圓日。)

皇帝在秋分行夕月之禮,還含有敬事神明以行教化天下的意義。史書《國語》就說了這個意涵:「古者,先王既有天下,又崇立上帝、明神而敬事之,於是乎有朝日、夕月以教民事君。」天子敬慎祭祀月神向天下百姓傳遞了敬天、敬神、謝天、謝神的精神以及君民的倫理。中秋節拜月的民俗,其實是傳承了這種神傳文化的內涵的。

中秋節拜月從何時開始?

唐末宋初,有無名氏《洞仙歌》唱:「桂風高處,漸近中秋節。」但是在唐代《通典》記載的節假中還沒有「中秋節」。進入宋代,「中秋節」在民俗誌和詩歌中就大量出現了。比如宋人宋伯仁《中秋月》吟:「人生幾個中秋節,那得都將笑眼看。」

宋代人的《醉翁談錄》記錄了京城中秋拜月的盛況。當時不論富家或貧戶,只要兒女上了十二、三歲的年紀,都迫不及待穿戴上成人的服飾,登上高樓或是在家裡中庭焚香、拜月。男子、女子都心懷祈願,女子祈願如嫦娥一樣美貌,婚姻家庭如明月一樣美滿,多子多福;男子祈願早日登科娶得嫦娥美眷,「只為嫦娥愛少年」。而後到了清代,中秋節拜月時,拜月以女子為主,男子多不叩拜。京師俗諺說:「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中秋十五夜,賞月延秋桂。(Pixabay)中秋十五夜,賞月延秋桂。(Pixabay)

中秋節賞月玩月風氣

賞月、玩月的風雅早於中秋節。「三五二八時,千里與君同」的名句,詩出南北朝鮑照〈玩月詩〉(又名〈玩月城西門廨中詩〉)。鮑照的玩月詩,是歷代玩月詩賞月寄情的代表作之一,作於他擔任秣陵縣(今江蘇江寧)縣令時。秋日裡,他常賞月於城西門官署中,從月兒「纖纖如玉鉤」、「娟娟似蛾眉」,盼到三五、二八月圓時,對映詩人企盼「千里與君同」的心曲。玉鉤隔瑣窗,兩地相隔,人間傷別離,仕子倦飄塵,何時能不再異地客遊呢?何時才能從容宴饗閒暇之情?他的「千里與君同」賞月的心願,道出了人間千古同一心!

唐玄宗曾在八月十五夜與貴妃臨太液池,憑欄望月,因為樓不夠高而不盡興,想要興建望月樓,次年安史之亂起,便作罷了。杜甫〈夔府書懷〉有「賞月延秋桂」的詩句,表現了秋天賞月的情趣。白居易〈效陶潛體〉詩吟「中秋三五夜,明月在前軒」,明白敘述了中秋十五夜於簷下窗前賞明月的景況。

清.董邦達畫中秋帖子詩意軸。(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清.董邦達畫中秋帖子詩意軸。(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宋代時,中秋節是正式的節假,南宋吳自牧《夢粱錄.中秋》有記載「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此日三秋恰半(陰曆),故謂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於常時,又稱月夕」。本書和北宋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都傳記了中秋節熱鬧終宵的玩月實況:丹桂香飄中,銀蟾光滿下,不論富貴家或貧戶,都樂在登樓賞月,蔚然成了宋代的一大時尚。

富貴的人家張燈結綵裝飾出美輪美奐的涼臺舞榭,邀集親朋好友來賞月,庶民老百姓就在自家的小陽臺安排團圞家宴,或是爭占酒樓去玩月。玩月遊人,婆娑於市,通宵達旦,閭里兒童,連宵嬉戲。蘇軾的名作〈水調歌頭〉一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抒發了賞月情懷,蔚成一種經典。

元代時西樓歡宴、錦亭望月都是經典的賞月駐馬處。明代時南京建有望月樓、玩月橋,清代時獅子山下有朝月樓,這些賞月亭樓,都是一代賞月玩月的風致勝地。

吃月餅象徵什麼意義?

中秋吃月餅的風俗,比拜月、賞月再要晚一些。周代禮制,秋分祭月,民風重敬老,請老人吃糜粥,不是吃月餅,到了唐代時還是一樣。宋朝時已經有「月餅」了,但不是中秋節的應節食品,而是一年四季都買得到的常民點心。那時浙江錢塘的市場中賣的「月餅」是蒸的點心,不是烘烤的香酥月餅。

民間廣為流傳,元末中秋節互贈的月餅裡面夾紙傳遞「八月十五殺韃子」起義的密訊,並未見於史冊。

中秋節傳統習俗吃月餅。(攝影/宋祥龍)中秋節傳統習俗吃月餅。(攝影/宋祥龍)

中秋節拜月供月餅、賞月吃月餅,是明清兩代才形成的風俗。明代中秋節又稱為「團圓節」,民間普遍用又大又圓的月餅拜月亮,月圓、餅圓象徵人團圓。月餅也作為饋贈親友的禮物,那時人們重視月餅的「團圓」象徵,所以用來祭月的果、餅一定都要圓。拜月之後,家人共享月餅,每人一份,也要給未能歸鄉的遊子留一份。有些人家把月餅留存到除夕夜才吃,叫作「團圓餅」。

小語:珍惜守護傳統精神

拜月、賞月、吃月餅等中秋節民俗,原來是從上古三代歷經宋代到明清,經過了幾千年才匯流而成,讓人珍惜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經過了一番返本溯源,讓我們明白,崇敬天道神明的精神,讓中華兒女得到神的護佑,那是中秋精神的源頭!戒慎守護中秋精神的源頭,中秋團圓「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心願才得以延展、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