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養生 醫療新聞

皮膚用藥前 務必知道3件事

治療皮膚病首要找出引起病兆的原因,再配合正確使用適合的藥品,就能早日揮別皮膚問題。(Fotolia)
治療皮膚病首要找出引起病兆的原因,再配合正確使用適合的藥品,就能早日揮別皮膚問題。(Fotolia)

文/記者李郁玫
悶熱潮溼的環境,容易引發黴菌感染、汗疹、蚊蟲叮咬搔癢、毛囊炎等皮膚問題,有一些人會到藥局買藥塗擦,但是皮膚用藥種類繁多,使用不當恐導致副作用或延誤病情。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藥劑科藥師黃品臻說,有皮膚不適問題者,在用藥之前,一定要清楚知道藥品的用途、劑型與用法,才能對症治療。在此分別說明並介紹如下。

了解用途

皮膚問題發生原因不同,選用的藥物也不同。皮膚外用藥常用的成分如類固醇、抗生素、抗黴菌劑、抗組織胺、角質溶解劑等,治療黴菌感染(香港腳、灰指甲),需用抗黴菌劑;蚊蟲叮咬引起的搔癢,使用抗組織胺止癢;治療皮膚炎、皮膚過敏,常用類固醇來消炎、止癢、收縮血管。藥物選用時還需考量患部皮膚狀況,建議先向醫療人員清楚說明症狀。

選擇劑型

患部皮膚的厚薄會影響劑型選擇。不同劑型的外用藥有不同的油/水比例,軟膏(Ointment)含油比例高,黏稠度最高,可增加皮膚吸收,適用於無毛髮、乾燥或角質較厚處;乳膏(Cream)水分比例增加,好推展,適用於皮膚溼潤或流汗部位;凝膠(Gel)含水量多,較清爽,塗擦後吸收快;洗劑(Lotion)多用在大面積病灶,或是毛髮濃密處。

外用藥使用前應詳閱藥品說明書,並且要留意效期,如果有變色或異常沉澱,切勿使用。(Shutterstock)外用藥使用前應詳閱藥品說明書,並且要留意效期,如果有變色或異常沉澱,切勿使用。(Shutterstock)

正確用法

用藥前先洗淨雙手,並保持患部乾燥,藥品擠出適量後輕輕塗擦一層即可,太厚反而容易阻塞毛孔。另外,不建議自行分裝小盒,以免藥品受到汙染或變質。

黃品臻補充說,外用藥使用前應詳閱藥品說明書,並且要留意效期,如果有變色或異常沉澱,切勿使用。當皮膚病治療痊癒後,藥膏也不能拿來當保養品或預防復發用。雖然藥膏是塗擦在皮膚,但因皮膚有吸收作用,一旦過度使用(長期、頻次過高、面積過大),就可能導致藥物蓄積體內而引起不良反應。

黃品臻提醒民眾,治療皮膚病首要找出引起病兆的原因,再配合正確使用適合的藥品,就能早日揮別皮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