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 台中

無人機代噴效益高 或吸引青農執業

台灣科技農業智慧應用發展協會辦理研習。(記者黃玉燕/攝影)
台灣科技農業智慧應用發展協會辦理研習。(記者黃玉燕/攝影)

(記者黃玉燕/臺中報導)行政院農委會推動農噴無人機取代田間人工拉管。為確保病蟲害防治效果及農作物食用安全,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藥毒所)進行三年水稻無人機施藥安全評估及農藥減量試驗。該驗證適用水稻稻熱病、紋枯病、白葉枯病等20種用藥可達成的防治效果,並持續擴大應用範圍,如茶樹、鳳梨、玉米及甘藍等大面積的作物檢測。

相較於地面施藥效率與人工暴露風險,藥毒所指出,在傳統地面施藥,5分地需要3個人拉管、噴施約40分鐘;使用無人機只要兩人、10分鐘,效率提升6倍。因為無人機飛行在作物上空1~3公尺,易有飄散鄰田的疑慮,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防檢局)訂定風速高於每秒3公尺不得施藥等規範,以及飛手在田區邊緣施作時,應做好適當隔離等措施。

錯誤中摸索前進 返鄉青農拚合法飛手

2009年莫拉克颱風過後,第三代青農陳偉翔結束對臺北花花世界的探索,回到老家霧峰,接下育苗事業,不到四年有了逃離念頭。婚後,他選擇留在家鄉打拚。

三年前接觸到無人機,陳偉翔花了一年半時間,用自家農田當作試驗,摸索怎麼飛、風速、高度、藥劑多少倍數、如何噴洒、遇到哪種病毒、哪些藥可以搭配一起等。他透露,試驗過程中,長輩的質疑聲浪不斷,「無效啦!」

從爭取雙證照到加入「合格飛手」行列並非易事。2021年,陳偉翔接手台灣科技農業智慧應用發展協會理事長,希望壯大合法飛手的陣容,也鼓勵青年嘗試無人機。他說,因為這項工作在臺灣是起頭,缺少精準的農業與飛行相關數據,所有過程都要自行摸索。

他憑著自小在農地上拉管、噴藥經驗,不斷從錯誤中嘗試,例如:這塊地需要1公升藥劑,噴了之後,發現藥傷、出現枯黃或斑點,下次這支藥劑就減個兩成或五成,直到目前仍嘗試5~6次的藥劑仍無果,所幸問題都可以反映到藥毒所、防檢局進行進一步調整。

台灣科技農業智慧應用發展協會辦理研習。台灣科技農業智慧應用發展協會辦理研習。(記者黃玉燕/攝影)

減藥省水、找回健康 女飛手現身說法

台灣科技農業智慧應用發展協會祕書黃于恩是嘉義農家媳婦,和先生一起成為合格農噴飛手後,她慶幸不必再泡進毒氣堆中。但購置無人機也曾鬧出家庭革命,「老一輩說,如果你們用了飛機沒有用,不要回來哭!」她也質疑先生 ,「人家17甲地才考慮要不要買無人機,你才1.7甲、就真的要買嗎?」

她描述,臺灣的天氣潮濕悶熱,噴施農藥時,全身穿戴防護裝後再下田,管子要拉高在植株上方,前頭拿噴藥桿子的人要施力往下壓,走不完一塊田就快悶昏,還不時會在田間跌倒。他的先生噴完藥回來,不知是過於勞累還是中毒,一句話都不想說,更不敢碰小孩。直到運用無人機噴藥後,「先生臉色不再暗沉」。

減藥省水、找回健康,女飛手現身說法。減藥省水、找回健康,女飛手現身說法。(記者黃玉燕/攝影)

專職飛手月收逾6萬 吸引青年返鄉

靠無人機代噴作業,足夠吸引青農返鄉嗎?陳偉翔說,他以家中育苗事業為主,兼職「飛手」代噴工作,一個月平均收入約3萬元。但是協會成員、雲林的飛手,每月收入則可在6萬元以上。

他解釋,以臺中水稻來講,代噴行情為一分地200~300元,但還要看作業地塊的優劣。以臺中農地都沒重劃田地、很多邊邊角角來說,作業成本高;臺南、雲林都重劃過,田地方正、面積廣大,價格會落在一分地150~230元左右;雲林農地以四季蔬菜雜作比較多,飛手幾乎整年都在噴藥,噴藥收入比種稻區多了2~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