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養生 醫療新聞

一分鐘登階檢測 揪出肺阻塞

生活中常見的菸害、空汙、粉塵、廢氣等皆是肺阻塞的危險因子。(123RF)
生活中常見的菸害、空汙、粉塵、廢氣等皆是肺阻塞的危險因子。(123RF)

文/記者施芝吟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每10秒鐘就有一人死於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每年死亡人數高達300萬人!肺阻塞以40歲以上男性為好發族群,生活中常見的菸害、空汙、粉塵、廢氣等皆是肺阻塞的危險因子。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王鶴健表示,COPD是一種呼吸道長期發炎導致無法恢復的呼吸道阻塞,使得氣體無法通暢的進出呼吸道的疾病,由於肺部氣體交換功能不良,病患會出現「咳、痰、喘」的症狀。有研究顯示,約九成COPD患者是因「吸菸」引起,被診斷為COPD患者中,仍有四成還在吸菸。

衛福部國健署攜手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提醒國人肺阻塞仍是迫切需被關注的慢性肺部疾病之一,常暴露於菸害、廢氣、空汙、粉塵等危險因子,日常可透過「一分鐘登階」自我檢測肺功能,若一分鐘無法爬完80階階梯(約4層樓),且合併持續3週以上的咳、痰、喘症狀,則可能有肺阻塞風險,建議盡快到醫療院所就醫安排X光及肺功能檢查接受醫療診治,確保肺部健康。

戒菸保肺護健康。(臺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提供)戒菸保肺護健康。(臺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提供)

逾40歲國人盛行率6.1~9.5%

王鶴健表示,肺阻塞疾病照護在政府及學會推廣疾病衛教及肺阻塞之整合型照護計畫下,已從十大死因排行中下降至第八位;然而根據統計,40歲以上國人肺阻塞盛行率約6.1~9.5%,但就診率僅2.1%,顯示仍有許多潛在患者流連在外。

最新針對1,112名40歲以上且有暴露在危險因子的民眾調查顯示,有超過四成不認識肺阻塞。另外也觀察到,50~59歲對於肺阻塞疾病認知相對較差,三成不清楚肺阻塞常見症狀為咳、痰、喘;四成不清楚菸害、空汙、粉塵等皆是肺阻塞的危險因子。

持續3週咳痰喘 卻不尋求協助 

就肺阻塞的疾病警覺性來看,近六成曾出現持續3週的咳、痰、喘症狀的人之中,卻有近五成不會尋求醫療協助。進一步探究不就醫檢查因素,七成民眾多數認為症狀沒有很嚴重、沒有影響日常生活,視為年紀大正常現象則占三成。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公共事務召集人、台大醫院內科加護病房暨呼吸照護中心主任古世基提到,肺阻塞初期較無明顯症狀,甚至容易和一般感冒混淆,但感冒的症狀並不會持續出現。

九成患者「罩」不住

他說,目前大家有佩戴口罩的習慣,在日常運動、走路、爬樓梯都可能會有戴不住口罩的問題,而肺阻塞患者因肺功能相對較差,佩戴口罩時較一般人更容易出現頭暈、頭痛等症狀,導致難以長期佩戴口罩。調查也發現,曾出現持續3週以上咳、痰、喘症狀者,有超過九成戴口罩時特別感到無法呼吸、喘不過氣,相較未曾出現症狀者,「罩」不住比例高出兩成。

早期發現 延緩肺功能下降

古世基分享,診治一名66歲退休病患,過去為了應酬每天2包菸,菸齡超過20年。剛退休時原本希望可以享受運動休閒時光,但卻開始持續出現咳、痰、喘症狀近一個月,尤其遇到天氣變化時呼吸更急促,不僅難以運動,連日常生活都受影響。起初認為是老化正常現象不以為意,甚至還當成一般感冒,直到症狀持續近一個月,才就醫接受肺功能檢查安排。

肺阻塞症狀如身處汽機車廢氣之中喘不過氣。(臺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提供)肺阻塞症狀如身處汽機車廢氣之中喘不過氣。(臺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提供)

最後診斷為肺阻塞合併過敏體質,除藥物積極治療外,持續進行肺復原運動,同時在醫師的鼓勵之下戒菸,不僅肺功能獲得改善,且運動耐力明顯提升,現在已能盡情投入旅遊及運動,享受退休後的精采休閒生活。

肺阻塞初步評估依據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呼吸道疾病委員、彰化基督教醫院副院長林慶雄說,肺部功能一旦損傷幾乎無法逆轉,當肺阻塞發生重度急性惡化, 2個月內死亡率更高達20%。現行肺阻塞診斷主要以肺功能機器進行檢測,較耗時且需專業人員操作,為了幫助肺功能篩檢能更為普及,學會目前正積極發展肺阻塞簡易篩檢方式,希望找出更多早期患者,及早介入治療。

王鶴健說,危險族群平時透過「一分鐘登階」進行自我肺功能檢測,若一分鐘無法爬完80階階梯,且合併持續3週以上的咳、痰、喘症狀,則可能有肺阻塞風險,建議到醫療院所就醫,確保肺部健康。

若一分鐘登階無法達30階,可能是肺阻塞高風險族群,建議盡快至醫療院所適當科別檢查。(臺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提供)若一分鐘登階無法達30階,可能是肺阻塞高風險族群,建議盡快至醫療院所適當科別檢查。(臺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提供)

30階以下:若爬不到30階就喘到爬不下去,可能是肺阻塞高風險族群,建議盡快至醫療院所適當科別檢查。

30~50階:可能是肺阻塞中度風險族群,請持續注意肺部健康。

50~80階:是肺阻塞低風險族群,請繼續往超越80階邁進。

在治療方面,林慶雄表示,現行肺阻塞的治療會依據患者的風險、症狀及惡化病史分為四類族群,提供相對應的肺阻塞之整合型照護計畫。整合型照護計畫會持續3個月以上,提供2種以上不同的整合性照護流程,以藥物與非藥物治療(如戒菸、營養補充、運動、肺復原運動)雙管齊下,幫助患者維持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