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教育 世界教育動態

「華語教學國際高峰會」 打造臺灣華語文教育精品(6)

臺灣華語文學習中心《在地化》的草根力量是市場新動能

僑委會「華語教學國際高峰會」中關於臺灣華語文學習中心與主流中小學教師經驗分享,由僑務委員會僑教處處長林宏穎擔任主持人邀請與談人進行短講。(林仕傑/大紀元)
僑委會「華語教學國際高峰會」中關於臺灣華語文學習中心與主流中小學教師經驗分享,由僑務委員會僑教處處長林宏穎擔任主持人邀請與談人進行短講。(林仕傑/大紀元)
【大紀元訊】

2020年12月2日臺灣與美國共同簽訂「臺美教育倡議」,僑委會及相關部會與美國AIT建立協商合作模式,加強雙方語言合作。設置「臺灣華語文學習中心」,以18歲以上的成人為招生對象,傳授語言及文化,分享臺灣自由民主之經驗。目前,全世界約有1,029所中文僑校、2萬4千位教師、38萬名學生。單是美國地區就有361所僑校、7,800名華語教師,在地化的教育草根力量是最大的資源。

矽谷臺灣華語文學習中心之行銷策略與經營發展

臺灣華語文學習中心(金山灣區)矽谷中文學校寇惠風校長表示,僑校加強與臺灣教育機構、智能產業合作,並配合僑委會三策略六大支柱,可以展現臺灣國際品牌形象。

寇惠風校長分享,矽谷中文學校臺灣華語文學習中心經營發展策略,以矽谷為核心,結合僑委會政策,達成全球化及在地化的目標,具備有五大特色,明確的目標、漸進式的發展、連結策略夥伴、六大成長動能、讓世界看見臺灣榮耀。中心的課程的安排,是以零華語文學習經驗者為主,共上9週27小時的學習課程,每週五晚上2小時實體課程,加上每週六晚上1小時線上課程,週間可加選助教正音輔導。共招收15位,零華語文學習經驗。

實施後效果頗受學員肯定,2021年秋季班,3位學員職業分別為史丹佛大學教師、財稅專業人與工程師,都表達對課程規劃的肯定,影片中他們用中文自我介紹並談出學習的心得。

寇惠風校長說,華語文學習中心的核心資源為聲譽與師資,且無形資源重於有形資源。而核心能力為管理能力、教研能力以及企業文化。希望將這股能量轉換為教導僑居地非華裔成人學生,讓華語文教育及多元跨文化深入各地社區。

金山灣區矽谷中文學校寇惠風校長,分享矽谷臺灣華語文學習中心之行銷策略與經營發展。(林仕傑/大紀元)金山灣區矽谷中文學校寇惠風校長,分享矽谷臺灣華語文學習中心之行銷策略與經營發展。(林仕傑/大紀元)

紐約梅山中文學校 華語教師教學經驗分享

臺灣華語文學習中心(紐約)梅山中文學校蘇文霖老師 ,擔任過大學、高中、沉浸是中小學、週末中文學校的華文老師,有完整的華語教學經驗。據此,她提出相當有建設性的建議。

1、週末中文學校面臨的挑戰
根據她的觀察分析週末中文學校面臨的挑戰是教師、學生的流失,因為是非營利組織,低學費,所以師資難找,造成教師斷層的困境。她建議教學方法要改變,跳脫以教材為中心,轉移至以溝通能力水平為中心,設計適合的活動,提供非華裔族群學習的管道,推廣社區的學習活動。

2、在地化的紐約梅山中文學校臺灣華語學習中心
(1)思考方向
■本地優秀師資人才輩出,不可同日而語。
■教材課本為次要,教材方法為主要。
■考慮成人學習者的能力多元性、需求多元性。
■考慮當地企業需求
(2)教學方向
■以學生為中心
■以任務為中心
■以學習為中心

教師是教學過程中相當重要的關鍵,可以從知識、能力、態度三方面提升教師素質,並給予適當的培訓,在教師與學生合作的過程,教師是協調者的角色,所以,老師必須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讓自己具備文化知識、文化意識、文化能力,才能擺脫傳統思維,利用反思教學及課堂研究提升教學水平,更要多多利用學習材料、教育技術引導學生、幫助學生學會對自己學習負責,蘇文霖老師表示除了專業能力的提升外,更要自我期許從教師提升到教育者(teacher to educator),並且在主流教學為亞裔發聲,不忘擔任華語文教學的初衷。

主流中小學教師(芝加哥)哥城中文學校教學經驗分享

主流中小學教師(芝加哥)哥城中文學校陳意文老師,她在臺北市出生、長大,因為想繼續進修大學,申請到俄亥俄州的克里夫蘭州立大學(Cleveland State University) 唸大學學位。因為帶自己的兩個孩子週末去克里夫蘭書院學中文,加上對教書也有熱情,所以在中文學校也教了約5-6年多,會進入華語文教學領域,也是因為俄亥俄州的中文政策:
(1)美國政府約在2007年左右第一屆給俄亥俄州的克里夫蘭(Cleveland)獎學金,來培訓有志於擴長中文教學的社會人士,申請者需說流利的漢語,最好有些教學經驗。
(2)獎學金提供免費的大學教育系主修學分。要繼續深造修碩士學位者得自付學分,上課時間很緊湊,約一年多全部學完。
(3)要在公立學校教中文課需考過美國教師執照。
(4)大部分學校都是從高中開始中文課,漸漸地幾年後有的學校延伸到初中(中學部)開始中文課。後來有的主流學校/學區從小學就提供中文課,有的是因為學區申請加入IB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program,學區需提供一個外語來培養學生國際觀。

八年前搬到哥倫布市(Columbus),至今已在主流學校教中文12年了,從小學教到高中都有,各有特色。目前她在網路上即時教中文已有5年了,每年都得在職進修。她說:「鄉下學校很難找到華語文師資,就僱用我們,費用比較節省,網路教學,面對面機會很少,所以需要成熟度較高的學生,小學生不方便,需要當地的美國老師的配合,如果不太了解,就會很具挑戰性,通常我會在一學期中,找時間面對面碰面做些活動,保持好的關係。」

陳意文老師分享俄亥俄州哥倫布市(哥城)Columbus 中文學校的現況,學校建校於1973年,是臺灣移民辦的週末中文學校。剛成立時在一個教會場地開始中文學校,後來在幾個不同的公立學校租場地,繼續在星期六上兩個小時的語言和文化課。是很辛苦的經營過程,目前會辦理很多華語文的相關活動,例如: K-12認字比賽、TCML的成人班及網路課,活動的設計都力求活潑,反應很熱烈。

主流中小學教師(芝加哥)哥城中文學校陳意文老師,分享哥城中文學校教學經驗。(林仕傑/大紀元)主流中小學教師(芝加哥)哥城中文學校陳意文老師,分享哥城中文學校教學經驗。(林仕傑/大紀元)

世界語言教育政策對學習者、教師資格和教學方向的探討

主流中小學教師(華府)馬里蘭州教育郭純岑主委分享,為了增加世界語言選擇的多樣性,目前馬里蘭州在公立學校有提供的世界語言學科包括西班牙語、法語、德語、中文、義大利語、拉丁語及手語,語言能力的測試項目也超過50多種的語言,挑戰學生的學習能力。

可以從幾個面向,來探討世界語言教育的趨勢。
(1)馬里蘭州教育委員會,依據1864年憲法第VIII條教育條例正式成立,由州長任命:13名教育委員和一名高中學生組成,成人委員四年一任,學生一年一任。主要任務是,每四年聘任教育廳長、審查並通過次年預算、確定專業教育人員資格、制定高中畢業要求、建立問責制和評估計畫。這是法定的權力和職責,含括了:準司法權 (Quasi-Judicial Powers)、立法權 (Legislative Powers)以及行政權力 (Executive Powers)。
(2)教師專業證書和執照是與 Professional Standards and Teacher Education Board (PSTEB) 共同商議,儲備老師會給予2年的時間執行教學任務,並需取得證照。
(3)在馬里蘭州,高中畢業的規定需完成21-22學分,其中兩個學分是世界語言包含手語。
(4)雙語勳章,代表隊多重世界語言的重視,需通過州議會立法通過法案,交由教育廳執行。至今美國共有45州和華盛頓特區承認學生透過語言能力認證考試授予學生雙語勳章。學生需要通過州標準的英語能力加上鎖定的第二外語-符合美國外語教師協會認定的語言能力標準。

多重世界語言的趨勢下,郭純岑主委提出她的結論如下:
(1)制定規章讓該州教育廳有跡可尋
(2)簽訂備忘錄提供優質華語文教師彌補該州語言教師的不足
(3)推廣語言學習項目與該州所轄教育系統密切合作
(4)提供學生以沉浸式學習加上文化的熏陶習得外語
(5)創造雙贏的環境

主流中小學教師(華府)馬里蘭州教育郭純岑主委,進行世界語言教育政策對學習者、教師資格和教學方向的探討。(林仕傑/大紀元)主流中小學教師(華府)馬里蘭州教育郭純岑主委,進行世界語言教育政策對學習者、教師資格和教學方向的探討。(林仕傑/大紀元)

責任編輯:李妍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