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 桃園

元智中語系畢業展 科技和文學與傳統的大融合

【紙要你懂】,靈感源自《史記•晉世家》周成王桐葉封弟故事,由葉千瑜、田蕙甄、何安琪、林以芹、凃辰諭等五位同學共同創作。(元智大學提供)
【紙要你懂】,靈感源自《史記•晉世家》周成王桐葉封弟故事,由葉千瑜、田蕙甄、何安琪、林以芹、凃辰諭等五位同學共同創作。(元智大學提供)

【記者陳建霖/桃園報導】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107級畢業成果展, 12月8日至10日,於校內六館一樓「玻璃屋」展出。共有十件參展,內容豐富多元,包括月老信仰、經典神話、色彩藝術等,承續以往數位與人文結合的方式,希望能讓觀賞者深切感受作品的內涵,又能達到設計者與操作者良好互動。

人工智慧時代,程式設計已然成為未來大學教育的發展重點。元智大學中語系一貫以「亞太華文文學與文化」為軸心,近年來更是結合古典元素與現代數位科技,雙軌並進,強調在傳統之中思索和創新,深化學生的深造與就業能力,開拓出不同於他校中文系的特色。

【以經窺天】是由徐楚涵、林雯婷、黃安韻、林珮菁、曾敏瑜所創作的RPG遊戲,以《易經》「天道運行,周而復始」為主軸。【以經窺天】是由徐楚涵、林雯婷、黃安韻、林珮菁、曾敏瑜所創作的RPG遊戲,以《易經》「天道運行,周而復始」為主軸。(元智大學提供)

畢業成果展,以「衷余•終語」為主題,意即無論何時,身處何地,都能衷於本心,共同攜手,以傳統文化為基石,建構出新時代的人文價值。此次共有十件參展作品,內容豐富多元,包括月老信仰、經典神話、色彩藝術、主題遊戲、戰爭文學、剪紙藝術、未來想像等。所有作品,承續以往數位與人文結合的方式,搭配別出心裁的實物體驗,希望能讓觀賞者深切感受作品的內涵,又能達到設計者與操作者良好互動。

【以經窺天】是由徐楚涵、林雯婷、黃安韻、林珮菁、曾敏瑜所創作的RPG遊戲,以《易經》「天道運行,周而復始」為主軸。【以經窺天】是由徐楚涵、林雯婷、黃安韻、林珮菁、曾敏瑜所創作的RPG遊戲,以《易經》「天道運行,周而復始」為主軸。(元智大學提供)

作品【以經窺天】是由徐楚涵、林雯婷、黃安韻、林珮菁、曾敏瑜所創作的RPG遊戲,以《易經》「天道運行,周而復始」為主軸,運用文獻中記載的上古異獸特質,揭示「天地萬物不管歷經多少變數,最終都會回歸相同結局」的概念。主要角色窮奇,取材自《山海經•海內北經》;劇情設計,以炙蕪沙漠、崑崙森林、崎林沼澤、三危地宮,象徵四方世界的虛實空間,必須運用智慧破解各島設置的解謎關卡找出線索,才能完成混沌神交付的任務。遊戲過程中還結合滴膠DIY手作、角色妝容圖鑑。

【卡樂】由陳薏晴、賀怡珊、張雅綸、廖姵淇所創作。「卡樂」為英文color音譯,將生活中無處不在,卻又早已習慣的各式色彩,「以色為主,以詩為輔」的方式,加深顏色在人們心中的印象。以繪本及色卡重新呈現,找出顏色在詩詞中的使用,介紹各種顏色的意涵,突破對色彩的狹隘認知,進一步去理解詩詞中所體現的意境,希望人們能藉由對顏色的認識而了解詩詞。

【正言若反】為一部以1960年代的台灣文學為故事背景的互動式微電影,名稱取自於老子《道德經》中「將正面話語反說」的核心思想,呼應劇情中主角人生的抉擇與社會的價值兩者所引起的思考。創作者張子柔、林希言、鄧紫涓、劉嘉雯表示,故事敘述的是價值觀不同的兩人在接觸下所引發一些身分認同、思維等摩擦,透過互動式電影的形式,讓觀眾可以決定劇情走向,能夠有效顯現出1960年代文學與思想的多樣性,並讓看影片不再是被動地接受故事情節,增添了參與感。

【卡樂】由陳薏晴、賀怡珊、張雅綸、廖姵淇所創作。【卡樂】由陳薏晴、賀怡珊、張雅綸、廖姵淇所創作。(元智大學提供)

【紙要你懂】,靈感源自《史記•晉世家》周成王桐葉封弟故事,由葉千瑜、田蕙甄、何安琪、林以芹、凃辰諭等五位同學共同創作。剪紙藝術淵遠流長,本組作品除了探索古代剪紙是如何從貴族的裝飾品,慢慢演變成平民百姓所熱衷的藝術發展史外,更結合現代剪紙藝術的技巧、工具、形式,設計出精彩的實體遊戲,參與者必須運用基礎的剪紙知識,並透過自己的理解與感受,才能逐一挑戰,完成所有遊戲關卡。

【孤軍人生】以泰北孤軍為題材,結合古代文字、音韻知識及古典文學中的藏頭詩作為破關密碼,所創作出的一款數位遊戲。作者朱治炫、何孟璇、余芷萱、李品葳、游鈞傑等同學表示:從宏觀的世界歷史角度而言,戰地歷史代表了某個時代的文化與過程,而戰爭文學則反映了各時代人們的苦痛與反思。因此希望透過遊戲的方式,帶領體驗者了解第二次國共內戰後,獨自奮戰十餘年的異域孤軍事蹟,以及此段歷史進程背後的意義。

元智中語系主任何威萱表示,元智中語擁有古典文學文化的底蘊,也具備當代華文文學的視野。與數位科技的結合,使我們在現今社會當中,能夠與時俱進,掌握日新月異的人文發展脈動。傳統和現代絕非相互對立的兩個面向,我們希望為傳統文化的永續流傳盡一份心力,同時也關注當前衍生的議題與價值。中語系畢業成果展,正是糅合人文與科技、傳統與現代的最佳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