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 彰投

執行新二代培力計畫 明道大學國際生搭起「外婆橋」

明道大學師生幫二林商工「搭起外婆橋」。(明道大學提供)
明道大學師生幫二林商工「搭起外婆橋」。(明道大學提供)

【記者謝五男/彰化報導】國立二林工商執行新二代培力計劃,「搭起外婆橋」多元學習活動,邀請明道大學國際處的輔導老師及越南、印尼及泰國的外籍生,從語言學習、美食料理到童玩零食等文化分享,引導新二代學生成為新南向的生力軍。

明道大學指出,台灣新住民及新二代的人數超過百萬,已成為台灣第四大族群,對台灣社會影響力日增。東南亞經濟持續看好,讓東協各國成為熱點,台灣開創全球先例,配合108新課綱將7國東南亞新住民語言納入國小鄉土語言選項,學生能在學校學習東協國家的語言。

該校表示,政府也提出「新住民新二代培力計劃」,在新住民二代的母語及文化優勢下,透過課程加以培訓及引導,未來可以拓展台灣與東協國家的交流,成為新南向的生力軍。

二林工商校長劉玲慧表示,在中學裡每11位中學生就有一位是新二代,過去很多人對新二代的既定印象是父母大多為弱勢,會影響其學習及表現,但2018年師大的研究報告顯示,新二代同學雖然在學業及生活適應表現較弱,但在創意及創造力優於一般生。

劉玲慧指出,報告中也呈現,因為新二代從小接觸跨國文化,因此看待其他族群及事物的心態會比較開放及多元、也比較願意思考新觀點。新二代跨國親緣的雙文化優勢,讓會說越語、泰語、印尼語等等的新二代,可以為台灣搭起「外婆橋」,為台灣增加國際連結。

劉校長也期許新二代同學們,在快速變遷的時代潮流中,要透過多元學習的知識儲備,成為有韌性的跨域人才,讓自己不僅是「新二代」也是「星二代」!

二林工商學務處組長宋汝琳說,學校目前約有30多位家長為越南、印尼、泰國及柬埔寨的新二代學生,其中以越南的18位最多。活動設計的最初是因為發現許多新二代同學不太會講媽媽的母語,因此策畫了這次「搭起外婆橋」的多元學習活動,邀請明道大學的新住民背景輔導老師及外籍生來做語言及飲食文化分享,讓新二代學生在有機會回到媽媽的母國時,能有共同的溝通語言及話題,透過活動讓新二代同學能夠認同媽媽的母國文化,培養對跨國文化的認同,為新二代同學建立自信、懂得發揮自身的優勢潛力,展現自我。

媽媽是越南人的蔡琪君同學說,透過這次活動讓自己的越南語發音更準確,學習以越南語和長輩、叔伯阿姨打招呼;還嘗試動手做越南傳統料理美食,最特別是能接觸到媽媽小時候吃的零食或飲料。媽媽來自泰國的王茂鈞同學說,在5歲及國一時都曾和媽媽回泰國外婆家,這次透過與明道大學泰國外籍生的交流,吃到的青木瓜絲、豬皮及泰國零食,很有「媽媽的味道」,之後在假日可以用泰語跟媽媽多交流,也請媽媽多教自己一些泰國菜的作法。明道大學泰籍生康大朋說,很開心能與高中生分享泰國的美食與文化,希望疫情趕快過去,就可以和茂鈞同學一起回泰國找親戚玩。

明道大學國際處輔導老師許瑪亞(印尼)及嚴子涵(越南)表示,嫁來台灣10多年,也參與了許多文化交流及分享活動,但這次的分享最有感,就好像帶著自己的孩子,回味著小時候媽媽是如何帶著自己和親戚打招呼、不同服裝代表意義;手把手教著自己做出一道道媽媽味道的食物;偷偷存下零用錢去買喜歡的零食、飲料;與兒時玩伴一起玩的童玩及遊戲,希望未來有更多機會可以與新二代同學們分享媽媽的文化。明道大學的越南學生阮文明說,很開心可以認識這些台越混血的同學,台灣對於不同的族群包容和自由精神,是台灣國際化最強大的軟實力。

近年台灣許多企業到越南投資,新二代同學的跨國文化與親緣連結都是很珍貴的資源,語言是溝通的工具,建議新二代同學要多練習與媽媽用母語溝通,外婆家的親戚就是新二代跨國人脈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