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 高雄

高雄/

劉慧珠蛋雕創作 奇幻真實各富其趣

蛋雕作品「倆相好 」。(攝影/記者方金媛)
蛋雕作品「倆相好 」。(攝影/記者方金媛)

文/記者方金媛
一顆平凡無奇的蛋,在藝術創作者的慧心巧手下,說著一個個夢幻又真實的故事,而這位說書人劉慧珠,今年已高齡93歲,幾年前,她仍每日持續創作!

劉慧珠蛋雕創作堅持數十年, 熱情不減。 (攝影/記者方金媛)劉慧珠蛋雕創作堅持數十年, 熱情不減。 (攝影/記者方金媛)

40年前一趟美國之旅,劉慧珠無意中發現金飾店裡的蛋雕,出於好奇,她就在櫥窗外,靜靜的觀察師傅如何一刀一筆刻出精緻的作品。帶著難以忘懷的感動,回國後,她就利用日常最熟悉的鵝蛋自行摸索起來,之後,大至鴕鳥蛋,小至鵪鶉蛋,都是她創作的材料。  

蛋雕作品「時鐘 」。 (攝影/記者方金媛)蛋雕作品「時鐘 」。 (攝影/記者方金媛)

劉慧珠說,剛開始都是模仿國外圖案,自己沒什麼靈感,也覺得沒有做出什麼好作品。「後來,每次要一件作品時,我總會拿起那顆蛋先跟它對話溝通,依照它的形狀、個性、大小,思考它應該被做成什麼樣子才最適合。有了完整的想法後,才會開始動手雕刻。」 

「這樣一來,自己滿意的作品也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快樂」,她說,「每當看到別人欣賞自己的作品流露出讚歎的神情,我就會鼓勵自己,即使再累,都要繼續做下去。」  

蛋雕困難之處在於創作時須非常專注,手保持平穩,如稍一不留神,就可能毀於一「蛋」了。劉慧珠說,她不會在心情不好時做蛋雕,創作時,她的心情總是愉快的,才能樂在其中。  

蛋雕作品「旋轉馬車 」。 (攝影/記者方金媛)蛋雕作品「旋轉馬車 」。 (攝影/記者方金媛)

至於如何排遣負面情緒?她透露,餐桌上有一群鴨子蛋雕,只要脾氣要上來時,她就把小鴨、老鴨重新整軍,看見鴨子一家可愛又和樂模樣,她的氣很快就煙消雲散了。  

蛋雕作工精細,需要很好的眼力,對於患有白內障和青光眼的她又如何堅持創作數十年?劉慧珠只是淡然的說,「眼睛休息夠了,就可以繼續做了。」   

蛋雕作品「藍孔雀」。 (攝影/記者方金媛)蛋雕作品「藍孔雀」。 (攝影/記者方金媛)

劉慧珠蛋雕作品有著中古歐洲華麗精緻風格,在數百件作品中,她說自己最喜歡「倆相好」,「少年夫妻老來伴,這是最幸福的。」  

由於年事已高,劉慧珠最後一次創作約在2年前,因親友送來鵝蛋,她也只花了2天就完成作品。「現在手不好使了,但在夢裡,自己還在做蛋雕 」,劉慧珠笑笑的說。

劉慧珠的蛋雕作品各富其趣,每件都是獨一無二,其中的配件極具巧思,有時須全家一同費時尋找才可得,這也是家人默默支持她創作的最佳證明。 

二女兒吳蔚瑩說,她的蛋雕技術師承母親,也有相當水準,但母親超凡的想像力和創作力是她無法企及的,「蛋沒有對我說話」。

她說,母親創作時缺少什麼工具,她總會想方設法變出來,一步步完成她的作品,這點又令人佩服之至。 她強調,母親從不發脾氣,也不曾體罰過孩子,身為人妻、人母和創作者,她把她的角色都扮演得很好,「她是最好的媽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