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焦點

僑委會僑台商動態報告 專家:東南亞經濟活力可望復甦

僑委會27日發布「海外僑臺商經營動向與投資環境」調查報告,左起:僑委會委員長童振源、副委員長徐佳青、中經院第一所所長劉孟俊。(記者李怡欣/攝影)
僑委會27日發布「海外僑臺商經營動向與投資環境」調查報告,左起:僑委會委員長童振源、副委員長徐佳青、中經院第一所所長劉孟俊。(記者李怡欣/攝影)

【記者李怡欣/台北報導】僑委會27日舉行首次「海外僑臺商經營動向與投資環境」調查報告發表,系統性建立僑臺商企業經營動能等指數,提供僑臺商經營規劃與各界運用參考。中經院第一所所長劉孟俊以及僑委會副委員長徐佳青在會後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分析,後疫情時代,台商在東南亞產業佈局未來榮景。

台灣政府持續推動「新南向政策」,中經院第一所所長劉孟俊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表示,去年東南亞疫情較其他國家稍晚爆發,部分訂單移向中國,但隨著東南亞供應鏈恢復,出口就會回升。加上疫情變種不斷,各國不再以激烈封城手段應對,預判今年疫情逐漸走出低谷,春、夏季病毒如趨緩,經濟活力也會加快復甦;此外,美中貿易戰持續,東南亞國家吸收從中國大陸移出的廠商與供應鏈明顯,東南亞國家祭出各種投資與關稅政策,迎接供應鏈移轉商機,諸如馬來西亞、泰國等,尤其越南受惠最大。

劉孟俊表示,疫情下,各國更加重視內需產業發展,對於僑台商在東南亞佈局,可著力服務業、內需產業,跟隨製造業形成產業聚落趨勢「值得期待」,未來台商朝綠能、數位轉型升級,台灣貿易輸出不能只著眼「有形貿易」,更要關切無形的服務業、knowhow、解決方案等技術輸出,這對台灣產業競爭力更有幫助。

徐佳青:僑台商在東南亞生產 在台設研發中心 

台灣尚未加入CPTPP、中國主導的RCEP今年來勢洶洶,台商競爭力是否受影響?僑委會副委員長徐佳青向《大紀元時報》表示,全球後疫情時代,東南亞國家已逐漸取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地位,製造能量但好,但受到疫情衝擊,去年第三季、第四季,疫情一路席捲印尼、馬來西亞、印度、泰國、越南,造成供應鏈產能拖緩,製造業表現受影響。

徐佳青說,雖然去年中國疫情沒有大爆發,但中國整體外資撤退、投資外移嚴重;加上北京當局祭出「能耗雙控」、「拉閘限電」等臨時又粗暴的產業政策,重創科技與製造業,讓台商不得不面對現實、加速離開中國,往東南亞轉移。 

徐佳青進一步指出,僑台商佈局南向國家、「東協加五」國家等國,近七成可享出口免關稅,台商將製造工廠設立在東南亞地區,產品部分在區域國家流動,另一部分外銷歐美。台商在台灣成立接單、研發中心,既可避免關稅,又能保護關鍵技術與knowhow。

徐佳青說,總統蔡英文提出「5+2產業創新」以及「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方案,聚焦台灣優勢,集中能量發展,推升領航產業在世界的領導地位,僑委會攜手工研院、農科院、國研院、資策會、食品所、紡織所、金屬中心、塑膠中心及藥技中心等九大研發機構,研商「全球僑台商產業升級與技術服務方案」,提供僑台商輔導、加速產業升級,讓全球台商保持高階關鍵技術地位,以及綠能永續產業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