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教育 家庭教育

媽媽為何老愛發脾氣?(上)

對孩子失望、生氣時,如果能掌握一下自己真正的心意,就能避免脫口說出單方面發脾氣、指責或挖苦嘲弄的話。(Fotolia)
對孩子失望、生氣時,如果能掌握一下自己真正的心意,就能避免脫口說出單方面發脾氣、指責或挖苦嘲弄的話。(Fotolia)

文/金芝惠
有次我在醫院電梯口看到一對母子,媽媽氣得跳腳,兒子在一旁哭哭啼啼。媽媽說:「都是因為你一直哭,才害醫生和護士阿姨那麼辛苦。唉唷!真丟臉……」那孩子看上去大概小學二年級,他邊跺腳邊跟媽媽哭訴:「嗚嗚嗚……好可怕!我討厭看醫生!」

那位媽媽雙手抱胸盯著孩子,目光相當嚴厲:「到底有什麼好怕的?生病本來就要看醫生啊!你是男生耶!都這麼大了還不敢看醫生?」可能是因為媽媽一直生氣,所以那孩子對媽媽的愛產生了疑惑。雙方僵持了幾分鐘,兒子終於開口問:「媽媽,你討厭我嗎?你是不是不愛我?」

這時媽媽的回覆相當重要,無論再怎麼生氣,面對這類可能從根本上影響彼此關係的問題,一定要明智回答。不過,怒氣已經讓那位媽媽的理智斷線了,她沉默了一下,繼續用強勢的態度大吼:「你害媽媽這麼辛苦,媽媽當然討厭你啊!」

孩子原本急著想確認媽媽的愛,聽媽媽這麼一說,心都涼了半截。其實只要瞬間說句:「媽媽怎麼會討厭你?媽媽只是一時生氣才會這麼說。」這樣至少能先消除孩子的疑慮,錯過挽救的機會真的太可惜了,情緒化的言語一旦出口,不只沒辦法順利帶孩子去接受治療,還會導致親子關係出現裂痕。

生氣跟發脾氣不一樣,生氣是一種情緒,我們沒辦法選擇,但發脾氣是一種行動,屬於可以選擇的範圍。人們每個行動的背後都有期盼能達成的目的,沒有例外,當然發脾氣的時候也是一樣。

媽媽們會發脾氣,背後通常都藏著兩種正向的用意,第一種是想糾正孩子犯的錯,讓孩子長大之後能成為一個正直的人。當媽媽覺得孩子的問題越嚴重、越急著想改,生氣情緒就會越強,表現的方法也越容易顯得粗暴;而媽媽們會採取強勢的手段,為的是希望可以立刻阻止孩子的錯誤行動。

第二種是為了自我保護。如果個人領域常被別人侵犯,沒辦法擁有自己的空間和時間,無論是誰都會生氣,就算對方是「自己的孩子」也一樣。

媽媽畢竟也是人,不管再怎麼愛孩子,當最小限度的個人時間和空間無預警被侵犯時,還是會生氣。尤其是在太過疲憊的狀況下,平常認為沒什麼大不了的事也會覺得礙眼,這時為了確保自己的休息和舒適,下意識就會選擇發脾氣。

重點來了,最初的正向用意真的透過發脾氣達成了嗎?我們稍微閉上眼睛,回想一下最近對孩子發脾氣的情形吧!

‧我當時為了什麼事生氣?

‧我希望透過發脾氣傳達什麼樣的訊息?

‧根據那次對話的結果,孩子接收到什麼訊息?

‧我想傳達的訊息,跟孩子接收到的訊息一樣嗎?

‧假如我的用意沒有傳達給孩子,原因出在哪裡?

可能沒多少人能確實回答這些問題,因為大部分的人一生氣就會直接發脾氣,很少仔細反思,而生氣情緒如果沒有經過反思,就會一再出現。(下週待續)

——摘編自《高情商媽媽的說話術》,(台灣廣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