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養生 醫療新聞

你家寶寶正常嗎?嬰幼兒常見6種外觀問題

常見的嬰幼兒外觀問題有哪些?應該如何治療。(Shutterstock)
常見的嬰幼兒外觀問題有哪些?應該如何治療。(Shutterstock)

文/記者李郁玫
自從寶寶出生之後,父母第一個要面對的就是寶寶的健康狀況,其中在身體外觀上是否有問題,父母只需要花一點心思,就能自行察覺。然而,常見的嬰幼兒外觀問題有哪些?應該如何治療?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新生兒科主治醫師鄭彥辰說,嬰幼兒常見外觀問題有下列6種,在此分別針對可能需要外科處理的部分提出說明,以期能增進父母對寶寶外觀疾病的了解,並能盡早的尋求醫療協助。

1 舌繫帶過短

舌繫帶位於舌下方,可以穩定舌頭的動作。舌繫帶過短會導致舌頭吐出時無法超過下牙床,如果勉強吐出舌頭會因舌繫帶牽扯,使得前方呈現M字狀。當發現寶寶有舌繫帶過短,同時合併哺乳困難,或是影響發音時,建議可以考慮接受門診手術治療。

2 斜頸

斜頸通常會在寶寶1~2個月大時發現,原因可能與子宮內擁擠環境導致頸部肌肉缺血、纖維化有關。年齡小於1歲的寶寶建議先嘗試物理治療,大部分治療後的寶寶即能改善。

當年齡大於1歲時,或是已經接受物理治療6個月以上,但效果不彰者,此時可以轉介外科,考慮接受手術治療,同時需要進一步評估是否有其他問題導致斜頸,例如:脊椎或神經異常。

此外,斜頸容易合併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因此更需要特別注意理學檢查,並依年齡安排髖關節超音波或X光檢查,已進行詳細評估。

3 疝氣

疝氣是指部分內臟(如小腸)從肌肉或筋膜缺損處向外不正常突起,嬰兒時期常見的類型為臍疝氣和腹股溝疝氣。

臍疝氣大部分能在2歲前自行改善,於3~5歲時仍存在,可考慮手術處理;腹股溝疝氣則不同,不容易自行改善,而且有發生嵌頓型疝氣(常見如小腸嵌頓在疝氣囊內導致腸阻塞)的風險,診斷後應立即安排手術治療。

4 陰囊水腫

陰囊水腫為液體累積於睪丸旁的空腔中,應與腹股溝疝氣做區分,臨床上利用光線照射或超音波協助判斷。

通常陰囊水腫會自行緩解,不需要特別處理,但是如果水腫持續超過1年以上,可以考慮進行手術治療。

5 隱睪

隱睪是睪丸未下降至陰囊內,大部分的男嬰在3~6個月大時,睪丸仍有機會下降至陰囊內;超過6個月大時,如果睪丸仍未下降至陰囊內,需要進行外科治療。建議最好在1歲以前進行手術,以免影響生育或產生惡性病變。

6 包莖

包莖是無法褪下包皮露出整個龜頭,大部分的男嬰出生後會有生理性包莖,通常會在3歲以前自行改善;如果在5~7歲時,仍有包莖或多次因包莖導致泌尿道感染,可以考慮局部使用類固醇藥膏。

臨床上經常有父母詢問是否男嬰出生後要割包皮?割包皮的優點為方便清潔,可以減少泌尿道感染,以及長大後降低罹患性傳染病的機會,其實只要維持正確清潔方式,對性傳染病做好適當防護,也可以降低感染風險。

不過,雖然割包皮手術危險性低,但是仍然可能有局部出血、感染等併發症,因此父母在充分了解其利與弊之後,多方評估並審慎考量手術的必要性。

鄭彥辰補充說,由於各種外觀異常有其特定的必須介入時間,否則會影響預後,所以父母如果注意到孩子有相關症狀,最安全的做法就是盡快請醫師評估和治療,並配合後續的回診追蹤。◇